未来教育

作品数:2720被引量:6238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永新顾明远祝智庭杨宗凯余胜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勾画教育数字化的未来图景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未来教育与基础教育学建设”研讨会举行
《上海教育》2022年第21期42-43,共2页陈之腾 
教育数字化转型,既是近年来我们身边真实发生的教与学变化,也将是未来教育教学变革的前沿趋势,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实践变革和理论创新的核心议题。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儿童基金会等联合发布《教育数字化转型:学校联通,学生赋能》,...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基础教育学 工作要点 核心议题 数字化战略 实践变革 教与学 前沿趋势 
行知中学:探寻未来教育新形态
《上海教育》2020年第13期12-13,共2页徐倩 
高三学子的开学复课,让沉寂已久的行知校园里又响起了琅琅读书声。开学复课的第一步,就是做好开学前学校防疫物资的统筹和准备,在行知中学,口罩、洗手液、额温枪、消毒机器人等防疫物资一应俱全,确保"学生未到,物资先行"。但在学校看来...
关键词:未来教育 线上教学 高三数学 在线辅导 手写板 网络教学 在线教学 线上学习 备课组长 
从在线教学中的协同对话看未来教育的关系重构
《上海教育》2020年第12期30-31,共2页李百艳 
关于本次的在线教学,我有三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传说中"的在线教学来得如此迅猛,疫情的危机反而成为了在线教学发展的契机。第二个没想到是在线教学组织起来的困难竟是如此之繁多。我还记得在线教学开展的前一周和第一周,学校教...
关键词:在线教学 未来教育 关系重构 
打开未来教育的窗户,以新形态应对未来学习的挑战被引量:1
《上海教育》2020年第9期17-19,共3页朱永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对于教育而言,这次疫情也是一次大考。我们看到,教育部在疫情刚开始的1月29日就宣布于2月17日开通"国家网络云课堂",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要求。
关键词:新形态 在线教育 教育资源平台 线上教育 
未来教育,用在线学习实现教育公平
《上海教育》2020年第9期20-22,共3页汤敏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现在,全国有2.7亿的学生在家里学习,即"停课不停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意义——首先,这次全程在家学习并且有父母陪同的超大规模"停课不停学"是人类历史上、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一次。今天在防疫的严峻形势下的"停课...
关键词:在线学习 教育公平 教育鸿沟 
学校需要建立起适应未来教育的文化场域
《上海教育》2020年第9期24-25,共2页刘铁芳 
这次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停课不停学"确实为未来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实验。作为一位教育研究者和孩子的家长,我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场发生在身边的教育变革。从目前看,在线学习至少在三个方面体现出作用。首先,它促进了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未来教育 个性化学习 文化场域 
技术革新为未来教育带来无限可能
《上海教育》2019年第30期18-19,共2页徐倩 
智慧备课、云课堂、3D技术、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装备,以及数字化校园、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等新型学习空间,正在提供全新的教育体验。2019中国国际教育装备(上海)博览会主论坛暨中国-东盟教育信息化合作高峰论坛,以"智慧教育、创新未来"...
关键词:智慧教育 教育信息化 云课堂 先进技术装备 创新实验室 数字化校园 3D技术 教育体验 
基于解决复杂问题的项目化学习探索
《上海教育》2019年第22期26-27,共2页芦秀兰 
当前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技术迭代越来越频繁,人类面对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简单的操作岗位已经被机器人取代,学校层面如何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帮助到他们应对未来的世界,解决复杂的问题?中国学生如何适应未来...
关键词:学习方式 项目化 中国学生 关键能力 更新速度 未来教育 机器人 教育界 
教室就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门户网站
《上海教育》2018年第35期53-54,共2页赵钺 
教室是教与学发生的最基本的空间,没有未来教室构建就谈不上未来教育。那么未来教室会长什么样呢?美国的教育者是这样回答的——“教室就是一个经过精心策划的门户网站”,学生可以在这里获得资源和知识。一间小小的教室,如同一个有机的...
关键词:门户网站 精心策划 教室 未来教育 教学模式 教与学 教育者 生态场 
学术高度是成为现代名校的基本指标
《上海教育》2018年第34期47-47,共1页冯志刚 
学术高度是现代名校的基本指标,也是名校敢于迎接未来教育挑战的主动应对的内在动力。无论是中国名校,还是国际名校,促进学生在学术型课程学习中达到一定的高度,营造教师开展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学术探究良好空间,成为现代名校的基本指...
关键词:学术型 名校 教育教学实践 未来教育 课程学习 学生 教师 学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