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合成

作品数:29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成鲁杨大智周祖尧邹世昌王文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高技术通讯》《微细加工技术》《无机材料学报》《材料研究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辽宁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温碳离子注入形成碳化硅埋层的结构研究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4年第3期323-326,共4页邢玉梅 俞跃辉 林梓鑫 宋朝瑞 杨文伟 
采用离子束合成法,将p型(100)单晶硅衬底加热并保持在700℃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剂量为8.0×1017cm-2和9.0×1017cm-2的C+注入,随后在氩气保护下经1250℃退火5h后形成β-SiC埋层。借助红外反射光谱、卢瑟福背散射能谱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等...
关键词:碳化硅 埋层 离子束合成 结构 退火 结晶性能 
离子束合成的钇硅化物结构相变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艺》2003年第4期370-371,共2页王文武 姜宁 谢二庆 贺德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175030);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项目.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欧姆接触和线路连接材料,利用离子注入方法在n型单晶Si(111)基底上制备了钇硅化物,并对其在高真空下红外光辐照处理过程中的结构相变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在Y离子注入过程中已形成了部分六方相YSi2,800℃下红...
关键词:钇硅化物 离子注入法 单晶硅 X射线衍射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线路连接技术 
离子束合成钇硅化物的结构及红外谱特征
《物理学报》2003年第1期233-236,共4页王文武 谢二庆 贺德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6980 60 0 5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
将稀土金属钇离子注入到n型单晶Si(111)中制备出钇硅化物埋层 .利用x射线衍射、卢瑟福背散射和傅里叶红外吸收谱测量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原子的埋层分布和振动模式 .结果表明 ,Y离子在注入过程中已与基底中的Si原子形成了YSi2 结构相 ....
关键词:离子束合成 钇硅化物 离子注入 红外光辐照处理 特征红外光谱 大规模集成电路 
医用金属表面溶胶-凝胶法和离子束合成TiO_2薄膜的结构、性能比较被引量:8
《无机材料学报》2002年第4期797-804,共8页刘敬肖 杨大智 史非 蔡英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81001);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96-907-04-05);国家高技术(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资助项目(715-002-0240);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表面改性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资助(9807)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离子束增强沉积法在医用NiTi合金表面制备TiO2薄膜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及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电化学腐蚀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制备...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离子束合成 TIO2薄膜 肝素 固定 结构 性能 药物载体 医用金属材料 生物陶瓷膜 
SiC埋层的制备与性质研究被引量:2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2年第1期5-7,共3页吴春瑜 沈桂芬 王颖 朱长纯 李玉魁 白纪彬 
辽宁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No.9720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9876013)
在衬底温度400℃条件下对n型(100)单晶硅进行剂量分别为5×1017cm-1和1×1018cm-1的C+注入,经过在1050℃氮气氛下进行60min退火形成β-SiC埋层。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俄歇电子能谱(AES)及付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所形成的...
关键词:离子束合成 能量损失谱 碳化硅埋层 半导体材料 制备 性质 
离子束合成TiO_2薄膜对医用NiTi合金表面的改性被引量:19
《材料研究学报》2001年第4期445-450,共6页刘敬肖 杨大智 徐久军 陈吉华 蔡英骥 
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96-907-04-05;八六三新材料领域资助项目715-002-02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
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法制备TiO2薄膜,对医用NiTi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系统研究了薄膜的表面组成、结构、形貌及耐蚀性、亲水性等与血液相容性相关的表面性质.NiTi合金表面沉积TiO2薄膜后、抗模拟体液的腐蚀性提高,...
关键词:NITI合金 TIO2薄膜 表面性质 表面改性 血管内支架 材料 离子束增强沉积法 镍钛合金 二氧化钛 经皮穿刺介入冠状动脉成形术 
双能级离子束合成氮化类金刚石试验研究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25-27,34,共4页陈祝平 王可寰 
以 2 5 0~ 5 0 0eV的低能离子束轰击溅射石墨靶在钢上沉积非晶态碳膜 ,再以 2 5~ 35keV的高能离子束将离化的双原子分子氮注入非晶态碳膜 .纳米硬度分析表明了离子注氮后的硬度从2 0~ 30GPa提高到 2 7~ 4 2MPa范围 ;激光拉曼谱显示 ...
关键词:离子注入 类金刚石 离子束氮化 双能级离子束 轰击技术 氮化碳 试验研究 非晶态碳膜 薄膜 
EVVA源离子束合成镧硅化物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200-204,共5页肖志松 徐飞 程国安 易仲珍 张通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 96 710 5 1)
用MEVVA离子源将La离子注入到单晶硅中形成掺杂层 ,用XRD ,SEM分析了掺杂层的物相和表面形貌 .分析结果表明 ,在强流离子注入后 ,掺杂层中有硅化物形成 ,且形成相的种类与注量、束流密度及后续热处理条件密切相关 .对La硅化物的形成过...
关键词:离子注入  MEVVA源离子束 镧硅化物 合成 
SiC及其离子束技术在SiC研究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0年第1期8-12,共5页阳生红 
本文阐述了宽禁带半导体材料SiC的晶体结构、材料特性及制备方法。同时综述了离子束技术在SiC研究中的应用。其中包括SiC的离子束合成、掺杂、器件隔离与钝化。
关键词:SIC 晶体结构 离子束技术 宽禁带导体材料 碳化硅 离子束合成 掺杂 
C^+注入Si中形成SiC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1期46-48,共3页吴春瑜 王颖 刘兴辉 黄和鸾 
辽宁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委自然基金
将C+离子注入硅衬底,衬底温度约为400℃,C+离子引出电压为45keV注入剂量为5×1017cm-2.经高温退火形成碳化硅沉淀,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俄歇电子能谱(AES)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所形成的碳化硅埋层作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碳化硅 离子束合成 能量损失谱 半导体材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