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称谓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叶小宝王颖张爽李红菱黄牡丹更多>>
相关机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建设》《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知识经济》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礼貌称谓例说
《课外语文》2015年第4期46-46,共1页辛薇 
敬称对方的有:阁下、台端、台从、台下、台座、台驭等。这些敬称多用于社交场合或书札中。如:“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白居易《与刘苏州书》)此外,大驾、台驾、尊驾也是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口语。如:...
关键词:礼貌称谓 传统 《镜花缘》 社交场合 敬称 白居易 李汝珍 对方 
中西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对汉英称谓语特征的影响
《理论界》2011年第4期186-187,共2页李红菱 
价值取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价值取向无论是在家庭观念、权利倾向还是在人际关系方面都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这种差异对汉英称谓语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不仅使得两种语言中的称谓体系特征各异,还使其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价值取向 称谓语 礼貌称谓 拟亲属称谓 
礼貌称谓语的汉英语用翻译
《知识经济》2011年第3期159-159,共1页张爽 
称呼是民族文化体现的手段之一,称呼的方式与文化内涵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实例来分析礼貌称谓在语用翻译中的得失。为了获得言外作用的等值,在翻译过程中损失原语的语义内容,文化信息及文体色彩也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礼貌称谓 语用翻译 语用等值 
英汉人际称谓与翻译被引量:1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139-142,共4页王颖 
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向本民族读者介绍外国文学或向外国读者介绍本民族的文学,通过对英汉人际称谓的翻译,体现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并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结合具体文学实例展现出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亲属称谓 礼貌称谓 拟亲属称谓 文化差异 比较 翻译 
中西礼貌称谓对比初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5期117-118,共2页周锦良 
礼貌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礼貌系统在任何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礼貌系统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它包含了所有的礼貌用语。礼貌用语范围相当丰富,有的专用于称谓,有的专用于寒暄,但仅从礼貌这一特殊角度...
关键词:礼貌称谓 尊称系列 宗法观念 等级观念 人文 
汉礼貌称谓在归化翻译中的文化失真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110-112,118,共4页黄牡丹 
借用韦努蒂的“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通过分析汉礼貌称谓的英译,说明归化翻译策略与文化失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保留源语文化风貌,译者在“文化层面”上应力求最大限度的异化,并要以忠实地向外国读者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
关键词:礼貌称谓 异化 归化 文化失真 
汉英礼貌称谓的对比研究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年第3期46-48,共3页李茜 
如何选择恰当的称谓是人们社会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有异,英汉称谓在言语交流中差异较大。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就英汉称谓的类型及并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文化成因,指出能否正确使用称...
关键词:礼貌称谓 文化差异 英汉对比 跨文化交际 
传统礼貌称谓浅说
《阅读与写作》2002年第12期F003-F003,共1页闫会才 
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国人在交际过程中,非常注意礼貌称谓用语的运用。这里,稍加综合,作一介绍,以供大家在使用时参考。
关键词:礼貌 交际过程 称谓 用语 参考 综合 礼仪 传统 
汉语礼貌称谓在语用翻译中的得与失被引量:5
《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4期20-21,共2页叶小宝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汉语敬称、谦称在语用翻译中的得与失.为了"获得""言外之力"的等值,"损失"原语的语义内容、文化信息及文体色彩通常也在所难免.
关键词:文化内涵 敬称 谦称 言外之力 
陌生人交际的礼貌称谓被引量:7
《语文建设》1996年第6期22-23,共2页
陌生人交际的礼貌称谓□剑艺福为陌生人之间免不了交际,常见的就是一方向另一方询问什么情况或请教什么问题。这种情况就需要使用称谓语。因为是一方有求于另一方,所以还要遵循尊敬和客气的原则,即使用礼貌称谓。然而,怎样在称谓上...
关键词:陌生人 《红楼梦》 刘姥姥 荣国府 河北南部地区 精神文明建设 小伙子 礼貌原则 心理适应问题 语言的社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