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作品数:142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天航刘连军刘艳丁帆徐赐成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秦皇岛市第一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纸的用途
《书摘》2024年第8期58-60,共3页高蒙河 
过去说到纸,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东汉的蔡伦造纸。的确,自古以来,蔡伦造纸一直是历史常识,代代传承,鲜有异议。而今时常关心文物考古新发现的人却会说,我国已经出土过西汉纸,它比蔡伦造纸的时间还要早不止百年呢。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考古...
关键词:考古新发现 考古发现和研究 历史常识 蔡伦造纸 发明权 东汉 
影视作品与中学历史教学结合的实践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年第3期8-9,共2页魏媚 
课程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要求之一是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要想在枯燥、抽象的教科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思维和辨史能力,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影视作品并结合历史教科书开展教学活动。历史...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教科书 义务教育阶段 教学辅助 引领学生 知识和技能 影视作品 历史常识 
康乾盛世:被世界反制的134年
《全国新书目》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书开辟全新视角,参考大量古籍史书、学术研究,贯穿不同朝代,讲述那些经常被忽视却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历史细节,从朝代的更迭、人文生活变化、自然生态变迁、历史常识介绍等各方面满足人们对历史的猎奇心理,文风幽默,具有一定的科普性,...
关键词:猎奇心理 生态变迁 科普性 康乾盛世 历史细节 历史常识 人文生活 学术研究 
理清历史原委 还原历史常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若干问题的思考和教学思路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年第21期9-14,共6页李惠军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涵盖上起五四运动,下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这似乎是老师们如数家珍的历史。但是,仔细研究教科书文本,还是有许多值得关切的问题。本文试图在深入解读教科书文本相...
关键词:中外历史 教学思路 历史常识 教科书文本 深入解读 单元整体设计 五四运动 基本框架 
回想“跨世纪”
《长江文艺》2022年第15期130-133,共4页罗雅琳 
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八十年代”往往和启蒙、理想、现代性等概念有着紧密关联。即便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很多知识分子仍愿从八十年代中去寻求精神慰籍。但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真正的变革其实始于九十年代,从宏大的社会转型与思...
关键词:文化记忆 历史认知 价值重构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历史常识 同代人 青年学者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天津教育》2022年第22期122-124,共3页冯贵德 
初中历史课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唯物主义历史观陈述历史的发展,内容从古代史、近代史到现代史,时间跨度大。历史课的基本任务是给学生普及历史常识,让学生掌握历史事实,从而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现在通用的历史教材不包含乡土历...
关键词:历史课 初中历史 历史教材 乡土历史 教学效能 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常识 教育理念 
莘莘学子的“知识结构”
《杂文选刊》2022年第7期6-6,共1页司马心 
都市街头,有知名网站采访青少年,问的都是历史常识,都是中学课程的“应知应会”——问: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哪起?答曰:秋收起义吧!又问:发生在何时?再答:秦始皇那时候吧!秦始皇时代的“秋收起义”,虽然搞错了,但也不能说我们的...
关键词:革命圣地 应知应会 中学课程 历史常识 知识结构 秋收起义 知名网站 街头采访 
古代四大美女不好当
《北方人》2021年第22期14-15,共2页王左中右 
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这是一个大家都熟读背诵过的历史常识。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清代人编写的《白雪遗音》,书里把她们四位称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并且形容她们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连作者...
关键词:古代四大美女 杨玉环 历史常识 王昭君 熟读背诵 
“关键节点”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历史常识还是理论创新?被引量:1
《新华文摘》2021年第20期154-157,共4页曹航 马天航 
一、引言“关键节点”体现了人类认识社会世界的一种极其朴素的思维方式,即从历史上某个时刻或时期出发,思考当时发生的事件对后来某个长远结果的影响。最近30年来,“关键节点”在社会科学中不断为人所使用,尤其在以比较历史分析为研究...
关键词:历史常识 比较历史分析 关键节点 社会科学 思维方式 
“言”“文”合一教文言--例谈统编高中必修下册《兰亭集序》一课的教学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0期100-101,共2页杜春晓 
文言文教学直以来“多顽症”,主要表现为:一是课堂上一味地解字释词,逐句逐段乃至逐篇;二是片面地“传经送宝”,历史常识与创作背景等拓展信息“泛滥成灾”,消散了语文课的应有味道;三是缺乏明晰的学习目标,将文言文学习演化成了单纯的...
关键词:《兰亭集序》 文言文教学 历史常识 文言文学习 语文课 高中 创作背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