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民俗

作品数:16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胡权石中英班华龙承建吴建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重庆教育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更多>>
相关期刊:《基础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常识概念辨析——基于分析教育哲学的视角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4年第1期11-26,共16页徐乐乐 韦祥 
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信息技术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学习的批判与建构”(编号:2023PY027)。
教育常识是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人所共有的、经常并持续起作用的关于教育的认识。教育常识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是深入理解教育常识的三个方面。教育常识的世界观呈现了个人对教育世界一般的、总体的理解,这种一般性理解并未得到...
关键词:教育常识 分析教育哲学 民间教育学 默会知识 教育习俗 教育民俗 教育习惯 教育信仰 
民间教育学:泛在的教育学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7期145-146,共2页周作宇 
《教育研究》2021年3期,32000字就教育学的形态而言,在有关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教育民俗和教育习俗等思想的启迪下,“民间教育学”逐渐获得我国学者的关注。“民间教育学”在学界文著现身,无疑拓展了教育学空间。广义的教育无处不在,所...
关键词:《教育研究》 教育学 教育习俗 客观知识 教育民俗 无处不在 
论教育民俗的教育研究价值被引量:1
《当代教育科学》2016年第24期3-6,共4页刘胡权 
"教育民俗"作为一个实践的领域、一种民间的视角,能引导研究者将目光转向到民间日常教育生活中去,去关注、考察民众的日常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体认民间的教育文化,发掘民众的教育智慧,这有利于沟通常识与理论,链接历史、现实与未来,统...
关键词:教育民俗 教育研究 日常教育生活 语境 田野调查 
教育民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科教导刊》2014年第12S期1-3,共3页赵康 
当前教育界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也积极参与其中,而教育民俗的重要作用并未引起应有关注。本文认为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民间教育文化蕴藏着丰富、优秀的教育智慧,对于核心价值观教...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民俗 第四势力 双向互动效应 
蒙古族早期教育民俗探析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1年第3期76-81,共6页楠丁 
民间游戏运用于幼儿园课程的探索被引量:3
《学前教育(幼教版)》2011年第2期30-32,共3页张正农 吴建玲 
民间游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民间文化的主要形式,民间游戏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适应的功能,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文化动因,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民族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和民族精神。同时,民间游戏作为教育民俗的重...
关键词:民间游戏 幼儿园课程 儿童社会化 教育民俗 民族认同感 集体荣誉感 文化底蕴 民间文化 
略论学习“民间教育学”被引量:10
《教育学报》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班华 
"民间教育学"是非官方的、未进入科学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化的教育实践系统的,以观念形态或实践形态存在的教育学知识;流传在民间的原初的、朴素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
关键词:民间教育学 教育民俗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外显学习 内隐学习 
蒙学诗歌教育民俗浅析——兼谈清代蒙学诗歌教育被引量:1
《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第9X期18-22,共5页张蕊 
幼儿诗歌教育是我国一种教育民俗,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儒家的诗教传统,我国诗歌艺术的繁荣,科举考试中的诗赋取士,以及诗歌适合幼儿诵读的特点。清代由于距离今天较近,故其蒙学中诗歌教育对今天有较大启示。清代的蒙学诗歌教育主要...
关键词:蒙学 诗歌教育 教育民俗 清代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
《教育情报参考》2008年第12期12-13,共2页刘胡权 
在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的今天,乡村文化面临着一系列危机,有学者甚至认为乡村文化的失落直接导致乡村教育的迷茫与落后。
关键词:乡村教育 民俗 乡村文化 城市化 现代化 工业化 
教育谚语:不容忽视的教育民俗被引量:2
《中国教师》2008年第17期24-25,共2页刘胡权 
谚语,就是由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流传和享用的简练、形象、通俗的定型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并反映这一共同体的美好愿望。谚语作为一种口头语言表达形式,它隶属于民俗,是语言民俗。
关键词:语言民俗 谚语 教育 语言表达形式 集体创作 劳动人民 共同体 简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