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意蕴

作品数:729被引量:2356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智徐章韬李润洲李家成张卫民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家精神观照下教师道德示范的教育意蕴、逻辑理路与提升路径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5年第4期5-8,共4页刘文德 刘伟 程敏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2023年度重点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卓越全科教师的核心素养及培养路径研究”(2023AH051511);2023年度淮南师范学院校级重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专项)“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背景下师范生课程思政能力的现状与培养路径研究”(2023hsjyxm30)。
教师道德示范是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弘扬和践行当代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教育家精神观照下,探索教师道德示范在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维度的教育意蕴,并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教师...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教师道德示范 师德师风建设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观教育意蕴
《思想理论教育》2025年第3期27-33,共7页李奕斐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委托项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重难点及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23SZKJFZ09)。
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理解何谓文化主体性,要对文化的结构加以分析,从自我身份、社会互动、价值创造三个方面把握文化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巩固文化主体性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它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价值观教育 文化自信 
生命哲学视域下终身教育意蕴再辨析——聚焦《终身教育引论》
《职教论坛》2025年第3期87-93,共7页徐迎华 孙玫璐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欧洲技能人才继续教育体制发展与政策供给的比较研究”(编号:BJA220249),主持人:孙玫璐。
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亨利·柏格森认为人的本质是“绵延”,是连续瞬间的集合体,这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哲学基础。其理论中的“生命冲动”“精神与物质”“自由与创造”对于理解终身教育概念化的创始作《终身教育引论》中终身教育目的、教育内...
关键词:亨利·柏格森 生命哲学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引论》 
柏拉图“洞穴之喻”的教育意蕴、多维价值及当代启示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3期57-62,共6页胡逸雯 肖菊梅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近代中国教学论研究”(21FJKB004);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学科融合·协同创新: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g20220558)的阶段性成果。
柏拉图《理想国》中提出的“洞穴之喻”不仅具有丰富的教育意蕴:转变人们对于现实世界认知的局限性,冲出信息茧房、突破舒适圈、追求观点多元化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同时也具有多维价值:塑造终身学习的独立个体、修炼灵魂高尚的教师品德...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 洞穴之喻 教育 
幼儿生活圈的教育意蕴及其建构策略
《学前教育研究》2025年第3期87-90,共4页王晓来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项目“全域教育视阈下幼儿生活圈建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B/2021/04/15)。
幼儿生活圈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场,其目标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内建构的生活圈包含空间、资源和关系三个范畴。在空间范畴上,幼儿生活圈要以幼儿的经验水平和学习需要来规划空间布局。在资源范畴上,幼儿生活圈要将自然资源...
关键词:幼儿生活圈 幼儿园空间 一日生活 社会交往 
在小学数学跨领域学习中“发现数学”
《小学教学研究》2025年第8期36-39,共4页林晓 顾万春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立项课题“基于‘发现数学’的小学数学跨领域学习变革行动研究”(D/2021/02/65)的研究成果。
学习的本质在于发现,数学学习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像数学家一样”发现数学知识与方法、发展数学思维与素养,“发现数学”就是让“发现”发生在数学课堂中。基于“发现数学”的小学数学跨领域学习旨在以“发现数学”作为教学实践样态,...
关键词:发现数学 跨领域学习 教育意蕴 意义建构 教学方式 
儿童研究的现象学取向及其教育意蕴
《学前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杨妍璐 秦元东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幼儿园游戏指导的留白向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A880065)。
童年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儿童研究,是对儿童研究中儿童主体缺失问题的回应。它包含理论的童年现象学以及实践的童年现象学,前者以现象学哲学为儿童研究的理论资源,后者以实践现象学为儿童研究的研究方法。两者共同构成了童年现...
关键词:儿童研究 现象学取向 教育意蕴 
疗愈与生活:海洋叙事的教育意蕴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刘训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海洋战略教育体系研究”(23JZD0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国家海洋战略教育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推进研究”(BGA220150)。
日常生活中有自然海洋、意念海洋、文化海洋和遗址海洋等四种海洋形态。海洋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资源,自带与人类亲近基因,对个体是一种疗愈。人海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叙事。海洋叙事是人海互动的主要方式,是以海洋为内容并基于海洋阅读...
关键词:海洋叙事 情绪疗愈 文化指向 心理指向 生活指向 教育意蕴 
“成长塔”的教育意蕴与育人命题
《四川教育》2025年第6期1-1,共1页康永邦 
从语法角度看,“立德树人”中“立德”旨在“树人”,核心是“树人”。学校教育功能在“树”,在“立德树人”语境中是名词动用,可以理解为“像‘树’一样生长”,人的“生长”即成长。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将儿童成长以“塔”的形式...
关键词:立德树人 儿童成长 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意蕴 名词动用 语法角度 
教育强国视域下家国情怀的教育意蕴及培育路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5年第1期77-86,共10页郭文良 郭志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生成机制与培育路径研究”(BEA240069)。
教育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先导,家国情怀教育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价值支撑。从生成逻辑来看,家国情怀依赖于家国认知、植根于家国情感、体现于家国精神、指向于家国担当。教育强国视域下,家国情怀作为教育的境界追求,...
关键词:教育强国 家国情怀 教育意蕴 家国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