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翻译

作品数:398被引量:121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金惠康汪静陈奕曼许建平陆莺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文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创造的张力:郑敏对美国后现代诗歌的跨文化翻译与阐释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57-66,共10页刘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文献整理与研究(1949-2019)”(项目批准号:20&ZD287)的阶段性成果。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九叶派诗人兼批评家郑敏(1920-2022)编译出版的《美国当代诗歌》(1987)为崛起中的朦胧诗派与后朦胧诗派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刷新了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与写作方向。作为诗人译诗的学院派译者,郑敏在“归化”与...
关键词:诗人郑敏 美国后现代诗歌 跨文化翻译 改写与操纵 创造的张力 
跨文化视角下评岸春风楼《新译戏曲牡丹亭还魂记》
《戏曲艺术》2024年第4期161-171,共11页余静颖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汤显祖戏剧《牡丹亭》的在日传播与日译研究”(23YS21)的阶段性成果。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具代表性的传奇之作。1916年,岸春风楼翻译的《新译戏曲牡丹亭还魂记》出版,这是最早的《牡丹亭》海外译著。中国戏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戏曲文本和戏曲表演相辅相成的特点,才能提高传播效...
关键词:岸春风楼 新译戏曲牡丹亭还魂记 翻译策略 跨文化翻译 
跨文化翻译视角下《茶花女》在中国和土耳其的传播与接受被引量:1
《关东学刊》2024年第3期125-137,共13页卢梦莎 
19世纪末,《茶花女》在中国和土耳其的译作引起了巨大轰动。尽管中国和土耳其在地理位置上相隔甚远,但都在数年内相继翻译了这部作品,并在随后各自创作了本土版本。本文通过对中国译者林纾与土耳其作家米塔特的《茶花女》翻译进行研究,...
关键词:《茶花女》 林纾 土耳其文学 跨文化翻译 
重生与互化:古典戏剧的跨文化翻译之途被引量:2
《中国比较文学》2023年第3期2-19,共18页陈戎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项目编号:20&ZD283);北京语言大学一流学科团队支持计划(项目编号:2023YGF02)的阶段性成果。
翻译是全过程的戏剧跨文化研究(译、编、演、传)的首要环节。古希腊戏剧被译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最初新文化运动中作为纠偏西方现代性的古典经典的引入,到21世纪仍不断复译的古典戏剧,重生与互化深刻嵌入古典戏剧在中国的跨文...
关键词:古希腊戏剧 《阿伽门农》 汉译 互化 罗念生 吕健忠 
红色经典文献的跨文化翻译——对《1937,延安对话》译者李彦的专访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3年第3期76-80,F0002,共6页张海燕 李彦 
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语词英译研究”(项目号:22YYB004);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当代类型文学海外传播的跨文化性研究”(项目号:2022JBW8010)的阶段性成果。
译著《1937,延安对话》由当代华人作家李彦翻译,是美国学者托马斯·毕森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以访谈形式对我党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与思想理论的再现,生动刻画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超凡领袖气质、前瞻性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围绕红色...
关键词:《1937 延安对话》 红色经典文献 李彦 跨文化传播 
译笔再现唯美“中国梦”的互鉴者哈罗德·阿克顿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75-80,共6页陈夏临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JZD0467)。
美国汉学家西利尔·白之因对中国典藉研究与译介作出重要贡献,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人”。经由哈罗德·阿克顿的学生陈世骧引荐,白之与阿克顿不仅在学术上因共译《桃花扇》结缘,也成为志同道合的终生挚友。在白之眼中,阿克顿除了...
关键词:西利尔·白之 哈罗德·阿克顿 跨文化翻译 《桃花扇》 
晚清跨文化翻译与帝制末文化心态--以林纾为例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12期43-53,共11页李欧梵 
我这次来交大,是陈建华教授帮了我很大的忙。这四个题目是我跟他商量以后决定的,这对我个人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很久了,有一百多年了,从晚清开始,题目这么多,怎么来讲呢?在我的研究过程里,这四个题目是有特别意义的...
关键词:文化心态 跨文化翻译 中国现代文学 晚清 重新思考 题目 
晚清跨文化翻译与帝制末文化心态——以林纾为例被引量:1
《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2期4-13,共10页李欧梵 
我这次来交大,是陈建华教授帮了我很大的忙。这四个题目是我跟他商量以后决定的,这对我个人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很久了,有一百多年了,从晚清开始,题目这么多,怎么来讲呢?在我的研究过程里,这四个题目是有特别意义的...
关键词:博士论文 学术活动 文化心态 跨文化翻译 林纾 中国现代文学 晚清 重新思考 
《水浒传》粗俗语的跨文化翻译
《西部学刊》2021年第5期95-97,共3页薛蓉蓉 
山西大同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水浒传》粗俗语的英译研究”(编号:2014Q18)有关成果。
《水浒传》中的粗俗语承载大量的文化内涵。面对中西方在宗教文化、社会文化、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五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赛珍珠译本和沙博理译本关注译文的可接受度和文化传播的必要性,灵活采取意译、省译、异化及直译+意译等方...
关键词:《水浒传》 粗俗语 文化差异 翻译 
宋词的跨文化翻译:读罗伯特·克罗福德的《河谷》
《英语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141-151,共11页陈浩然 
《河谷》是英国诗人和学者罗伯特·克劳福德翻译的宋词选集,是他继出版唐诗选集《中国诗人》之后的又一翻译力作。在这本宋词选集中,他一直在尝试将中国文化与苏格兰文化进行对接:中国的山被置换为苏格兰的山,中国的沙洲被置换为苏格兰...
关键词:《河谷》 苏格兰 宋词 跨文化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