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值问题

作品数:1471被引量:63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泽民王其林杨巍陈修素冯小高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上海大学南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物理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物理与数学交融 思维和能力并育——以速度极值问题的求解为例
《物理教学》2024年第11期62-64,68,共4页饶华东 肖巧玲 颜辉 王素云 
2023年福建省第五批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校研究课题(课题编号:MJYKT2023-073);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指向物理观念形成的高中物理大概念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xczx23-371);福建省高校物理学学科联盟教学改革项目“认知科学视域下《大学物理》学习的科学思维坐标系形成机制及培养研究”(课题编号:FJPHYS-2022-B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从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两个角度剖析了五道涉及速度极值的经典例题,充分发挥了数学的工具功能,同时展现了物理思维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优越性,提出了通过一题多解实现数学能力和物理思维并育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能力 思维方法 培育 
多个变量下的极值问题——对2024年全国高考重庆物理卷压轴题的深入分析
《物理教学》2024年第9期64-67,共4页栾丽 李忠相 
2024年全国高考重庆物理卷压轴题难度很大,主要难点在于多次出现了多个变量下的极值分析和讨论,文章对此题深入分析,总结了此类问题的讨论方法。
关键词:高考真题 压轴题 极值问题 备考建议 
系统机械能守恒条件下系统动能极值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2022年全国高考湖北卷第16题为例被引量:1
《物理教学》2023年第11期52-54,共3页戴伟纲 
实际的试题中间往往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在当前的教学中,一些问题的处理过度地依赖于数学,导致对问题物理本质没有去深入地研究,文章探讨了如何从物理思维本质出发来部分解决系统整体动能极值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系统机械能守恒 动能极值问题 高考 
化数为形速解斜上抛运动中的极值问题
《物理教学》2020年第10期55-56,64,共3页高尚 
在以初速度和加速度为基底的斜坐标体系下构建抛体运动的位移矢量三角形和速度矢量三角形,始终存在"任意时刻末速度矢量的反向延长线必过沿初速度方向位移的中点"这一规律。通过适当的运算发现,当斜上抛运动存在极值时,这两个三角形将...
关键词:斜上抛运动 极值问题 矢量三角形 
浅谈高中物理极值问题中的数学方法被引量:5
《物理教学》2019年第9期13-15,共3页郑德友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规划课题,“在农村高中如何运用’生态共同体’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初探”(编号:2017-38-5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极值问题是高中物理的常见题型,极值问题的解决过程体现了学生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从整体上认识极值问题的产生及求极值的方法,是提升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物理 极值 数学方法 
巧用“作图法”解决极值问题
《物理教学》2019年第8期55-56,共2页汪洁民 王曦雨 
本文通过对几个经典的力学问题进行一题多解,分析各种方法间的内在联系。巧妙利用'作图法',结合矢量图解决动力学问题。不仅能深刻认识物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竞赛题的解题技巧,还能通过对比分析选择相对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竞赛 合一变形 矢量图形 牛顿运动定律 
利用抛体运动的一个结论巧解物理题被引量:2
《物理教学》2019年第2期50-53,共4页郑金 
利用匀变速运动规律和有关抛物线的数学知识推导了抛体运动轨迹的准线方程,由此归纳出一个有趣的物理结论,并且利用多种方法解答几个有关斜上抛运动的极值问题。
关键词:抛体运动 抛物线 准线 极值问题 
控制变量求追及相遇的极值问题被引量:1
《物理教学》2018年第7期62-62,76,共2页朱克生 
在物理探究实验中,如果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的关系,经常采用控制变量,好处是能排除干扰,直接显露每个因素对被研究对象变化的影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求解追及与相遇的极值问题时,也会遇到极值受若干个因素的影响,此时若...
关键词:控制变量 图象 
对“活用斜拋推论,巧解跳蚤难题”一文的再分析
《物理教学》2018年第4期65-65,64,共2页郎军 董洪琼 
对“活用斜抛推论巧解跳蚤难题”一文中圆柱体迎面滚来时跳蚤的最小起跳速度进行了更正分析。
关键词:斜抛运动 跳蚤问题 极值问题 
巧选自变量,让物理极值问题更简单——以“基本不等式法求物理极值问题”为例被引量:1
《物理教学》2016年第12期56-59,12,共5页卓建银 
老师要详细引导学生如何从物理规律寻找函数关系,即如何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关键词:物理规律 极值问题 自变量 基本不等式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