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假单胞菌

作品数:25被引量:13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淑军吕明生房耀维陈丽刘姝更多>>
相关机构:淮海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科学技术与工程》《食品工业科技》《中国食品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产纤溶酶菌株L21的鉴定与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1
《中国酿造》2017年第10期76-81,共6页严翠 孙玉英 刘丹丹 柳婷 刘斌彬 王淑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6165);碳谷-江苏海资院海洋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TG-201402);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9HS001)
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从海参体内肠道中筛选到一株产纤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L21,通过16S r DNA序列测定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菌株L21为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及响应面法对菌株L21的发酵条...
关键词:交替假单胞菌 纤溶酶 Plackett-Burman试验 响应面法 
交替假单胞菌BYS-2产褐藻胶裂解酶条件研究被引量:2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3期446-453,共8页徐凡 林娟 叶秀云 朱凡 许鑫琦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201305015);福建省海洋高新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闽海洋高新[2013]20号)
以褐藻酸钠作为褐藻胶裂解酶产生菌初筛培养基唯一碳源,从鲍鱼养殖水样中分离获得一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微生物,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16S rDNA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BYS-2.对该菌株进行产酶条件研究,获...
关键词:褐藻胶裂解酶 筛选 交替假单胞菌属 产酶条件优化 
褐藻胶裂解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酶酶学性质被引量:6
《微生物学通报》2017年第5期1074-1080,共7页韩伟 林娟 谢勇 徐凡 叶秀云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No.201305015);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6X0005)~~
【目的】克隆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BYS-2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实现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异源表达,对分离纯化的重组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以交替假单胞菌BYS-2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得到褐藻胶裂解酶基因alg738,...
关键词:褐藻胶裂解酶 交替假单胞菌 克隆表达 重组酶 酶学性质 
食鹿角菜交替假单胞菌芳香基硫酸酯酶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被引量:2
《中国食品学报》2017年第3期20-27,共8页殷勤 肖安风 倪辉 蔡慧农 朱艳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632);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B15139)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食鹿角菜交替假单胞菌芳香基硫酸酯酶基因,并对重组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为开发酶法去除琼脂硫酸酯的技术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克隆芳香基硫酸酯酶基因,将它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纯化...
关键词:食鹿角菜交替假单胞菌 芳香基硫酸酯酶 克隆 表达 酶学性质 
海洋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胶原蛋白酶的克隆与表达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年第2期180-184,共5页薛春旭 陈威 周宇芳 朱鹏 
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2C22068)
对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基因组中潜在的胶原蛋白酶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并鉴定重组蛋白PNJC的酶活力。根据NJ631基因组序列草图,利用基因组信息发掘方法获得胶原蛋白酶功能提示的编码基因,进而利用高效表达质粒p ET28...
关键词:交替假单胞菌 胶原蛋白酶 基因组发掘 酶活检测 
一株具有石油烃降解性能的交替假单胞菌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5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第5期142-146,共5页郝燕妮 林建国 郭平 塔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07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骨干基金项目(3132015079)资助
从大连近岸海域筛选出了1株石油降解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16SrDNA基因测序方法鉴定该菌株属于交替假单胞菌属。该菌株接种后,前4 d种群数量增长迅速,为对数增长期,4~11 d为稳定期,11 d后细菌密度下降。在22℃、120 r/min...
关键词:石油污染 石油降解菌 交替假单胞菌 
海洋低温几丁质酶菌株筛选、鉴定及酶谱分析被引量:9
《西北农业学报》2014年第9期92-97,共6页王晓辉 赵勇 赵小明 尹恒 杜昱光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10A205);海洋工艺性行业专项(201305016-2);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KSZD-EW-Z-015-2)
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从大连渤海湾的底泥样品中分离到1株高产低温几丁质酶的海洋细菌,命名为DL-06。由菌株的形态特征结合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属于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DL-06)。该菌株经30h摇瓶发酵...
关键词:几丁质酶 筛选 鉴定 交替假单胞菌 酶谱分析 
海洋交替假单胞菌QD1-2抗肿瘤活性辅酶Q衍生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年第7期1021-1025,共5页陈晓兰 丁立建 何山 
浙江省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2R10029-02);宁波市海洋藻类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创新团队项目(2011B81007);宁波大学引进人才启动基金项目(RCL2011718);宁波大学学科项目(XKL11D2103;XKC11002);宁波大学创新性开放实验建设项目(Cxxkf-201226)
海洋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rubra QD1-2)是从青岛海域分离筛选出的一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菌株。为了明确海洋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rubra QD1-2)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和结构,利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分离方法,...
关键词:交替假单胞菌 结构鉴定 辅酶Q2 抗肿瘤活性 
交替假单胞菌产几丁质酶的响应面优化被引量:3
《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第12期312-315,329,共5页王晓辉 岳敏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7AA021306)
采用响应面法对交替假单胞菌发酵产几丁质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 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酶的3个主要因素,即胶体几丁质、发酵温度和pH。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
关键词:交替假单胞菌 几丁质酶 发酵 响应面分析 
1株产褐藻胶裂解酶海洋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被引量:11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年第4期387-395,共9页汤海青 欧昌荣 郑晓冬 
国家星火计划资助项目(2012GA701063);钱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11R10072)
利用以褐藻胶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分离纯化产褐藻胶裂解酶的海洋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鉴定菌株,用紫外法分析纯化酶液的pH、温度作用范围及稳定性等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从青岛近海分离到1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QZ-4...
关键词:海洋细菌 交替假单胞菌 16SrRNA 褐藻胶裂解酶 酶学性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