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校

作品数:1407被引量:270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望许鹏奎王永利陈辉沈倩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艺工融合”新范式下工科高校美育实践路径探索
《秦智》2025年第3期22-24,共3页李慧君 邵文龙 
2023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项目名称:高校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SJSZ0184);2023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项目名称: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立体转向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3SJZDSZ026)。
新时代工科高校的教育目标已不再局限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在此背景下,“艺工融合”为工科高校美育带来新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艺工融合 美育 工科高校 
地方工科高校经济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经+工”培养模式的探索
《进展》2025年第3期7-9,共3页王琦 范思琦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交叉融合为导向的经济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LJY202229013109;“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LJY202290468990;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面向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地方工科高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LJY202298064828。
地方工科高校在工科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思维等理念与方法融入经济学专业是适应经济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可靠途径,即建立“经+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基本知识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就业竞...
关键词:地方工科高校 经济学专业 复合型人才 交叉整合:“经+工” 
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财经类课程建设研究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5年第3期245-248,共4页周怡 
2022年度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在线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基于《公司理财》的实践”(编号:ZZ2022150)研究成果。
目前地方工科高校的财经类课程建设面临着资源配置失衡、课程实践匮乏、建设模式单一等问题。立足于地方工科高校的区域性、专业性特色,其财经类课程的体系建设,应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凸显工财交叉融合特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工科高校 财经课程 课程目标 课程体系 考核模式 课程实践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探究——以西部某理工科高校民族学生“12345”教育管理模式为例
《陕西教育(高教版)》2025年第1期16-18,共3页再乃拜尔 金志远 库来西·依布拉音 
2022年西安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基于‘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的视角”(项目编号:ZLG2022-2);2024陕西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课题“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4XKT084)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N大学高度重视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探索实践出民族学生“12345”教育管理模式。在“12345”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中,N大学重点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关心关...
关键词:西部理工科高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民族学生“12345”教育管理模式 
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思考
《领导科学论坛》2025年第1期154-157,共4页吴田波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创新创业虚拟教研室建设和管理研究”(2022ZJY28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三方融汇的关键载体,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诉求。当前,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达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基层教学组织样态创新成为应时之需,虚...
关键词:高校 虚拟教研室 创新创业教育 数字化 
“党建+第二课堂”视域下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
《科教文汇》2025年第1期5-8,共4页汪绪吉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2jcbs044)。
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如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切实发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龙头作用,是工科高校义不容辞的重大使命。为此,该文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研究“党建+第二课堂”视域...
关键词:党建 第二课堂 工科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 
理工科高校舞蹈鉴赏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2期138-140,共3页王雨馨 
文章立足高校美育工作,围绕理工科高校的学生学情及特色,以舞蹈鉴赏课程的建设为出发点,剖析课程建设现状,结合政策文件的人才培养要求、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学习需求,探索理工科高校适用的舞蹈鉴赏课程建设方案,发挥“艺术+理工”...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 舞蹈鉴赏 课程建设 
理工科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素与路径探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4年第12期132-135,共4页唐静月 赵临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提升思想内涵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基石。理工科高校受“重理轻文”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较为薄弱且迫切。本文立足于面向理工科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可得教育途径、育人氛围与学生学习的...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 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因素 路径探析 
注重外宣翻译,讲好中国故事——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改革探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51-161,共11页包懿 陶李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机辅技术的翻译认知过程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9BYY12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严复社科术语翻译的适应选择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YJC740056);江苏省张家港市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计划“张家港城市形象海外宣传推广与引才引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ZKR2006)的研究成果。
外宣翻译在讲好中国故事、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尚存在不少亟待改进之处,改革探索势在必行。新时代理工科高校的英语专业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外宣翻译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外宣翻译 理工科高校 课程思政 讲好中国故事 
理工科高校艺术通识课程的教学研究
《工业设计》2024年第12期9-10,共2页余书涵(图/文) 
文章以西北工业大学开设的、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李睦教授领衔的艺术通识课程“艺术的启示”为教学实践对象,研究探讨了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艺术通识课程的建设任务和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途径,以及艺术通识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块...
关键词:艺术通识课程 理工科高校 素质教育 艺术感知 价值塑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