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人才培养

作品数:411被引量:2755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陈劲许亚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探索
《时代人物》2025年第10期0098-0100,共3页肖云川 
河北科技大学2023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时代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探究》(编号:KDSZ20240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时代的快速进步、社会的持续发展,对“新工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一直以来都担负着培养国之栋梁、卓越人才的重任,探索构建“高校专职辅导员—专业博士班主任—校内成长...
关键词:四位一体 协同育人 新工科 高校 新质人才 
基于数智技术与工程造价交叉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山西建筑》2025年第6期186-190,共5页李艳秋 杨问春 
四川工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新质生产力赋能“造价+”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J24YB020)。
面对当前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跨学科院系合作有限、课程交叉融合不足、校企关注点错位、产教融合不足等一系列现状,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维度重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跨学科院系深度合作、产学合作及实践基地建设,...
关键词:多维融合 产教循环 数智技术 工程造价 培养路径 
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本科生项目实践: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
《教育探索》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刘江岳 田芬 
苏州大学2023年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学管理专项教改研究课题(20240305)。
工科专业本科生的项目实践可以分为项目课程与课外项目两种类别。从项目实践的受众层次看,项目实践有大众化与精英化两种价值取向。这两种价值取向的分野对项目目标、选题、实施方式、项目主体的参与动机及利益相关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
关键词:新工科 本科生 项目实践 价值取向 实施策略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实践
《教育教学论坛》2025年第6期81-84,共4页王明珊 郭秉淑 李星 
2021年度西南石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储能科学与工程储能领域‘高精尖缺’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X2021JGZDI025);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创新创业导向、科研训练支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G2021-590);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双碳’背景下新能源相关专业政产学研用五维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G2021-535)。
储能作为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构建绿色和多元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储能科学与工程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专业,涉及化学、物理、材料、电力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缺少成熟方案参考。总结了...
关键词:储能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 新工科 专业建设 
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的构建及实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5年第2期014-017,共4页吴梦 杨志强 王春杰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创新能力是当代人才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的概念,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探讨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的构建路径,首先分析新工科人才的内涵特征,强调...
关键词:新工科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基于EIP-CDIO理念的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多维路径研究
《高教学刊》2025年第5期149-152,共4页李自刚 李晶 李丽洁 
陕西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物理通专融合课程及教材体系建设”(陕教[2020]75号);西安科技大学教学改革专项“基于CDIO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22035)。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针对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转变慢,人才知识体系构建学科交叉性不足,培养途径单一化的现状,该文基于EIP-CDIO理念关联性、集成化、应用性等特性,实现与新工科建设的逻辑建...
关键词:新工科 EIP-CDIO理念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改革策略 
以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为例探析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推进路径
《IT经理世界》2025年第1期75-77,共3页杨梦宇 潘东东 葛智 孙晓红 曹利华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代表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新型基础设施作为新型劳动资料,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支撑。工匠精神是中国共...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工匠精神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知识图谱助力的本研贯通拔尖人才培养探索
《教育教学论坛》2025年第3期93-96,共4页刘娟 金明 章联军 
2023年度浙江省“十四五”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本硕贯通的未来通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No.132/浙学位办[2023]1号);2023年度宁波大学“四新”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通信工程新工科人才本硕贯通培养机制探索”(SXJXGG2023010);2022年度宁波大学教研项目“基于有效教学评价设计下的课程改进研究与实践”(JYXMXZD2022183)。
坚持科技创新是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破解“卡脖子”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加快新工科紧缺拔尖人才培养则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当前,本研贯通一体化拔尖人才培养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个性化培养,难以做到因材施...
关键词:本研贯通教育 知识图谱 新工科人才培养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新工科人才“234”就业能力提升体系探析——以江汉大学为例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5年第1期52-54,共3页陈曦 
江汉大学2023年就业创业专项课题“基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江汉大学新工科学院234体系为例”(编号:2023JY23)。
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更快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探索构建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新工科人才“234”就业能力提升体系,即锚定两个培养目标、建设三个专业内涵、提高四个综合素质,从而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就...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新工科人才培养 就业能力提升 战略性人才 
新工科人才培养背景下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以“中国园林设计理论与历史”为例
《机械职业教育》2024年第12期55-58,共4页郭明友 
国家人文社科研究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园林美学批评史研究”(24BZW011)。
在过去的十年里,课程思政是国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新工科背景下提升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既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存在现实的困难。课题组依据对课程实践的分析研究,认为准确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坚守大学成人成才教...
关键词:课程思政 新工科 教学效果 实践探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