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空间分析

作品数:386被引量:1602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瑞琴徐礼钜金振林马春生林光春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中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Stewart型六自由度平台正解及工作空间分析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5年第2期77-84,共8页樊建中 徐邦联 张雷洪 张大伟 王碧涛 严启予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资金(2023YFF0718103)。
本文深入分析了Stewart型六自由度平台的运动学正解和工作空间,采用遗传算法和牛顿迭代法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运动学正解的多解性和复杂性问题,提高了求解精度与效率。同时,通过对电动缸长度限制、铰链转动角度限制及电动缸间干涉...
关键词:STEWART平台 运动学正解 工作空间 遗传算法 牛顿迭代法 
五自由度并联包装机器人运动学及工作空间分析
《现代机械》2024年第6期22-26,共5页李碧良 陈志峰 
伴随科技技术水平的提高,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中,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者工作强度。与串行机器人相比,并联机器人机构具有刚度好、精度高和承载能力强等优点,但工作空间具有局限性。以5-SPS-UPU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系统地...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工作空间 灵巧度 矩阵逆解 
基于双节串联3-RRS机构的蛇形机械臂设计及运动能力分析
《机械设计与研究》2024年第6期97-102,109,共7页张志刚 靳勇利 付志军 王才东 秦国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305251);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221036);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2HASTIT023);河南省外籍科学家工作室项目(GZS2023011)。
针对强电磁、强辐射及狭小深腔作业环境,设计一种具有轴向伸缩自由度的欠驱动蛇形机械臂。在3-RRS并联机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曲柄滑块机构进行动力传输的双节串联3-RRS机构设计方案。多组双节串联3-RRS机构通过绳索经由套管和滑轮引导串...
关键词:蛇形机械臂 运动学递推 3-RRS并联机构 轴向伸缩 工作空间分析 
4UPS-RPS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及参数优化
《制造业自动化》2024年第10期91-99,共9页杨智勇 汪浩洋 田望 刘旭 
针对一种4UPS-RPS并联机器人,为增大该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对其进行工作空间分析和结构参数优化。首先进行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确定动平台的姿态和驱动分支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利用数值法和MATLAB软件求解机器人工作空间体积。接着通过...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 工作空间分析 MATLAB仿真 单因素分析法 正交实验法 
人形机器人双臂工作空间分析方法研究
《微特电机》2024年第10期61-67,76,共8页刘一帆 李莉 王点正 张祥坤 李昀佶 
采用几何分析法研究了人形机器人在物流搬运场景中,双臂基座设计参数对人形机器人双臂工作空间产生的影响。对人形机器人以及搬运目标物体进行建模,将搬运目标、双臂构型以及双臂安装基座进行量化分析,确定量化关系中的约束条件,包括机...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 双臂协同运动 工作空间分析 协同运动 
基于变推进力的水下近端索驱动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工作空间分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10期1686-1695,共10页武昊 李国通 李东兴 唐晓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5307)。
面向水下各方向远距离、大空间作业任务,提出一种基于变推进力机构的水下近端索驱动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六索及螺旋桨混合驱动形式,螺旋桨推进力大小和方向均可变,可等效为1根绳索。首先,对该机器人进行结构设计,提出采用近端驱动模式...
关键词:水下装备 索并联机构 结构设计 工作空间 
面向皮肤大面积损伤修复的原位打印系统工作空间分析
《工程设计学报》2024年第4期529-537,共9页朱慧轩 崔广泽 李炳南 郭凯 王蔚 李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05319);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1200)。
皮肤大面积损伤修复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主要为自体皮肤移植和伤口敷料治疗,但这些方法不能同时满足皮肤大面积修复和定制化治疗的需求。原位皮肤打印技术为皮肤大面积损伤修复提供了新思路,但现有的生物...
关键词:皮肤大面积损伤修复 原位皮肤打印技术 并联机器人 工作空间 
3UPU-UP并联平台可操作性与工作空间分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年第16期6935-6942,共8页范昆龙 王生海 仇伟晗 牛安琪 韩广冬 陈海泉 邱建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09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9026,51779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21039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132022207)。
6支链并联平台存在着复杂的位置约束,并且当控制算法失效时对机械结构容易造成损坏,因此,针对一种3UPU-UP并联平台对其进行运动学可操作性与工作空间分析。首先通过矢量法与运动学的分析,得出了3UPU-UP并联平台运动学模型,以此为基础,...
关键词:并联平台 运动学 可操作性 蒙特卡洛法 工作空间 
4RP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及工作空间分析
《工程机械文摘》2024年第3期5-8,共4页杨磊 蒿润涛 张棒 李海培 
以4RP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对4RPS并联机构进行自由度、位姿、运动学分析,建立运动学方程,求出各个支链的运动关系,进而根据运动学方程,运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编程得出各支链的运动曲线,并用RecurDyn软件仿真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4RPS并联机构 自由度 运动性能 工作空间 
多运动模式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刘鑫 赵雯 李建国 赵艳芹 宋爱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M732984)。
面对行业对自动化装备的重大需求,引入一种由移动副驱动的并联机构,该机构具有多运动模式、大工作空间等特点,可用于钻孔、装配、检测等领域.为了分析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采用闭环矢量法建立不同运动模式下系统通用的运动学模型;在此基...
关键词:多运动模式 并联机构 运动学 工作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