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

作品数:2762被引量:295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任增强赵成清张西平刘燕胡安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秘鲁汉学家吉叶墨的汉学译介活动考论被引量:1
《国际汉学》2023年第3期137-141,159,共6页王晓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项目编号:20&ZD330)的阶段性成果。
吉叶墨是拉丁美洲汉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及历史译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吉叶墨不仅译介了大量中国古典诗歌,而且还选编并译介了首部由拉美学者完成的中国古典文学选集,有力推动了中国文学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
关键词:吉叶墨 汉学 翻译研究 
开启蒲松龄世界的历史管钥:华裔汉学家张春树、骆雪伦《聊斋志异》研究译介被引量:1
《蒲松龄研究》2023年第2期89-101,共13页任增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的编目、复制与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7ZDA167)。
华裔汉学家张春树、骆雪伦所著《重新界定历史:蒲松龄世界中的鬼怪与人类社会》作为国际聊斋学界另一部重要的外文著作,采用跨学科、通史性的研究方法,结合蒲松龄的生平,考察《聊斋志异》在中国思想史与文化史上的价值与意义。为我们重...
关键词:《聊斋志异》 张春树 认知 审美 
美国汉学家罗慕士的译内行为与译外行为考辨被引量:4
《中国翻译》2023年第3期90-97,共8页李鹏辉 高明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项目编号:19ZDA338)的阶段性成果;省社科联2023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3lslhzyb-16)的研究成果。
本文以罗慕士(Moss Roberts)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以及相关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层面考察罗慕士的译者行为历时演变。从翻译外层面详细挖掘译者行为背后的深层文化动因和文化机制,从翻译内层面通过比较不同的译本...
关键词:罗慕士 诗学观 译者角色 译者行为 
法国汉学家、加拿大裔美国生理学家与《黄帝内经》首部英译本被引量:1
《中医药文化》2023年第2期105-126,共22页王银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7FZS039)。
中医知识以译介途径传入西方最初由明末清初在华耶稣会士翻译为拉丁文和法文等欧洲语言。就中医典籍英译而言,迄今学界一致公认《黄帝内经》最早的英译于1925年由道森(Dawson)完成,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只知晓这个译者的一个英文...
关键词:《黄帝内经素问》 英译 《医学史年鉴》 道森 戴遂良 汉学家 
文化“他者”视阈中的中国古典戏剧解读——以美国汉学家西利尔·白之对《娇红记》的译研为例被引量:1
《外国语言文学》2022年第6期45-51,100,130,共9页余晴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20JZD04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汉学编年史》(17BWW029)
美国汉学家西利尔·白之对明代孟称舜所作《娇红记》的全译本,为该剧作在西方世界的首部英文译本。该译本是白之作为一名文化“他者”对中国古典戏剧的解读,对中国古典戏剧中“为爱而死”主题的发现做出了贡献,也是立足于跨文化交流语...
关键词:文化“他者” 中国古典戏剧 西利尔·白之 《娇红记》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对孙中山思想的阐释
《近代中国》2022年第1期3-20,共18页陈敏 
202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19世纪之交德国思想界的多维中国形象及其溯源研究》(项目号:20BWW008)初期成果
孙中山是属于中国与世界的20世纪伟人,世界许多国家对他生平事业的介绍与研究一直方兴未艾,使“孙学”研究成为一种经久不衰的世界现象①。在欧美日等国的“孙学”研究中,德国汉学家对孙中山的研究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卫礼贤 孙中山思想 德国汉学家 中国与世界 20世纪 经久不衰 
日本汉学家“他者化”中国的路向与逻辑——以津田左右吉、内藤湖南、服部宇之吉为例被引量:2
《孔子研究》2022年第5期111-120,159,共11页张士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孔子书写的现代性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0BWW018);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域外《论语》学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8);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术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编号:2020YXCC08)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日本汉学家在他者与自我的辩证关系中,对内在化于日本文化范畴的中国因素进行重新审视和价值重估,并以“他者化”中国为手段,进行民族文化的自我确证。其主要路向有三:剥离、继承、取代。代表性案例有三:津田左右吉在日本文化构成...
关键词:日本汉学 中国文化 文化中心移动说 孔子教 
知识考古、话语重构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被引量:8
《当代外语研究》2022年第5期12-21,F0003,共11页胡安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的效能、影响与机制研究”(编号19XWW002)的阶段性成果。
以知识翻译学为视角,探讨美国著名汉学家华兹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译过程中的“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文化行为和社会实践,尤其是考察他的“知识考古”与“话语重构”翻译实践美学,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构...
关键词:华兹生 知识考古 话语重构 对外译介 国际传播 
英国汉学家鲁惟一对居延汉简的缀合贡献被引量:1
《国际汉学》2022年第3期172-176,207,共6页姚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北汉简缀合研究”(项目编号:20CZS01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对英国汉学家鲁惟一的居延汉简缀合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统计可知鲁惟一共计缀合25则,并条列出释文。文书学是鲁惟一缀合汉简的重要方法与思想,同时也是他鉴别缀合正误的技巧。简牍学研究具有漫长性和复杂性,鲁惟一的缀合也存在一...
关键词:鲁惟一 英国汉学 居延汉简 缀合 
经由典籍翻译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以色列著名汉学家尤锐教授访谈被引量:1
《国际汉学》2022年第3期186-191,I0002,共7页戴拥军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法律形象建构下的法家思想对外译介研究”(项目编号:21BYY197)的阶段性成果。
尤锐(Yuri Pines)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人文学部副部长,迈克尔·W.利普森研究所亚洲研究教授,也是中国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尤锐教授的研究重点是早期中国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国史学起源以及先秦时期中国...
关键词:典籍翻译研究 希伯来大学 学术期刊 著名汉学家 春秋时期 视频会议 中国社会政治 商君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