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观

作品数:32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燕孟庆男刘晓青刘维卿蒋寿建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渤海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职业时空》《新校园(阅读版)》《科学社会主义》《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和谐教育观视野下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目标确立的审思
《新校园(阅读版)》2018年第11期53-54,共2页张卫民 张薇 
2015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教育学视域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5YBA272)
和谐教育是人类历来追求的教育目的之一。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和谐教育思想的阐发虽有不同,但基本都包含了和谐发展这一重要教育思想。笔者认为和谐教育观之精神内涵主要包括身心的和谐发展、人精神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个人...
关键词:和谐教育观 幼儿园 音乐教学 活动目标 
从威廉和保罗的迷茫与找寻透视劳伦斯的和谐教育观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11期113-116,共4页张茜茜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因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人与人异化关系的细腻书写而引发广泛关注。从《儿子与情人》中保罗和威廉的视角探讨他们的真实境遇,可以揭示劳伦斯对工业革命时期教育理念的态度。小说揭露工业革命时...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 保罗 威廉 劳伦斯 教育观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和谐教育观
《湖北农机化》2014年第2期52-52,共1页王俊雄 
中国教育在提出"和谐教育"和构建"和谐教育"模式时不能忘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这一目的,而"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也不能忽视"和谐教育"。
关键词:和谐教育 培养学生 中国教育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和谐教育观
《考试周刊》2013年第64期141-141,共1页郭美茹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谐教育观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谐的人,其培养方式是以人教育人。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育观 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观下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1期192-194,共3页杨海燕 邓定胜 
四川民族学院科研项目(川民院科[2011]18号;项目编号:11XYZB004)
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政治稳定和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本文从毕业生就业形势,指出目前民族地区...
关键词:就业 和谐教育 高等教育 
论城乡结合部学校和谐教育观的树立及其实践被引量:4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2年第12期15-16,共2页陈宗成 
城乡结合部由于教育要素组成的复杂性、文化要素构成的纷繁性、生员资质要素构成的参差性、毕业选择要素的多样性以及人口流动的经常性形成了其特殊的文化观、价值观和生存观。如何正确引导这一特殊教育价值理念,形成正确和谐教育价值...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教育观 和谐 教育价值观 实践 学校 要素构成 教育要素 
《学记》和谐教育观的现代价值被引量:1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第6期8-9,共2页王升 
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改变了礼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在革新生产力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市场经济为科技的发展推波助澜,它通过对资源的配置,为科技的进步注入了内存的动力。这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技术...
关键词:现代价值 《学记》 教育观 和谐 市场经济 现代社会 科学技术 生活方式 
和谐教育观下全民健身与高校终身体育关系探究被引量:1
《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第3期7-8,17,共3页张海龙 
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文章透过和谐教育的内涵和实施全民健身的背景,进一步揭示了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和谐教育观下高校体育改革的趋向和建议。
关键词:和谐 全民健身 终身体育 高校 
和谐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
《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23期110-110,共1页高莹 孙兆明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人类更加向往和谐发展的社会,而要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教育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教育领域中必须落实和谐教育思想,培育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和谐教育观"。本研究就是通过对古今中外和谐教育观念...
关键词:和谐教育观 目的观 师生观 管理观 
裴斯泰洛奇的和谐教育观在生物教学中的探究——例谈高中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课被引量:1
《文理导航》2011年第23期57-57,共1页陈雅秋 
实践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实现课程功能向生活回归。将生物知识中的健康知识部分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和体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成长。
关键词:裴斯泰洛奇 和谐教育 高中 健康教育 实践活动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