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命题

作品数:24被引量:7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立非范晓梅吴荣海吴坚赵贵文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大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中学数学月刊》《海外英语》《成功》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线上教学答疑中的语码混用现象--从网络语用学和语言顺应论分析
《海外英语》2024年第22期77-80,共4页李佳渝 
智能手机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壁垒,但由于网络交流的特殊性会造成师生间的理解障碍。该研究以网络语用学和语言顺应论的理论视角切入,研究英语教师在线上教学答疑时的语码混用现象,旨在从理论上分析英语教师和学生间线上教学答疑过程,同...
关键词:语码混用 线上答疑 语境限制 非命题效应 语言顺应论 
非命题意向性:弥补命题主义解释缺失的一种尝试
《系统科学学报》2024年第3期24-29,共6页贺沙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BZX105)。
命题主义一直以来是西方心灵哲学中意向性研究的主流,人们倾向于仅用命题来描述意向性现象。大多数学者将意向性研究还原为命题研究,以至于在通常情况下“意向态度”和“命题态度”能被人们互换使用。当哲学家聚焦于意向性和现象学如何...
关键词:非命题 意向性 心理状态 命题主义 
Web 3.0应用生态中的关联理论新发展及其应用:《智能手机交际》述评
《外国语》2023年第3期112-119,共8页吕金妹 
本文旨在对Francisco Yus(2022)新著《智能手机交际》(Smartphone Communication)进行内容述介和学术评价。著作关注新兴的Web3.0网络交际现象,聚焦于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系统中的网络交际研究,从非命题情感效应和语境制约两方面革新了关...
关键词:Web 3.0 应用程序生态系统 非命题情感效应 语境制约 
哲学、信息、智能、社会:一个复杂的认知本体被引量: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68-79,共12页约瑟夫·布伦纳 王振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信息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18ZDA027)。
要讨论信息哲学和智能社会的关系,就需要应用恰当的哲学、信息、智能和社会概念。此研究首先把卢帕斯科(Stéphane Lupasco)的非命题逻辑应用到邬焜的信息哲学中。其次,信息哲学与智能科学的一种新观念相关联,此观念由中国的钟义信、史...
关键词:非命题逻辑 信息哲学 实在中的逻辑 自然哲学 智能科学 存在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非命题课程的过程性评价路径探究
《拳击与格斗》2022年第15期52-54,共3页崔立 
体育专业的非命题课程有其特殊性,主要是技术类、实践展示、实操类的课程,通过体能测试、日常考勤、作业、各项技术达标率、技术动作的完成度来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过程性评价除了能够评价学生的技能状况,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在...
关键词:体育 过程性评价 体教融合 多维度 
具身认知视野中的知识概念——兼析“盖梯尔问题”被引量:1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9期14-19,共6页陈强强 
西藏民族大学“藏秦喜马拉雅·人才发展支持计划”青年骨干教师项目(2018023)。
当代知识论和认知科学平行地发展着,二者很少沟通。具身认知及其哲学在批评传统身心二元论和计算主义认知观基础上提出了身心一体论和认知的生成学说,由之而来的行动导向的知识观念与厚实认识论及非命题导向的默会知识论相一致,它们共...
关键词:具身认知 盖梯尔问题 生成 非命题导向 隐喻 
从工匠群体看非命题导向的知识观被引量:2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26-32,共7页陈强强 
相对而言,工匠群体要比常人更依赖实践智慧,更倚重非命题导向的知识。可以说,工匠群体通过实践生动地诠释了非命题导向的知识。然而,对工匠群体的认识论分析毕竟很难览尽不约而同地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非命题导向的知识观革新运动之全...
关键词:工匠群体 非命题导向 知识观 默会知识 实践智慧 
共和国反腐相声史
《东西南北》2015年第9期63-65,共3页张静 
不局限于去整理一部反腐相声史,最终留下印记的作品往往是出于自发、机智的刻薄,而非命题的讽刺。就尺度而言,苗阜和王声在羊年央视春晚表演的相声《这不是我的》的确超过了以往所有作品。一个贪官的心路历程,他如何挣扎和说服自己,...
关键词:相声 反腐 共和国 心路历程 非命题 作品 讽刺 
从非命题到反证法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5期116-116,共1页许晓虹 
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我们把命题的否定形式称为非命题.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样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反证法即是证明命题的逆否命题,本文将从非命题的角度阐述反证法推出矛盾中...
关键词:非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反证法 
命题的否定形式与否命题被引量:1
《教师》2012年第23期70-70,共1页王海燕 
如何正确地表达一个命题的否定形式或其否命题是学生学习逻辑课程的难点之一。“命题的否定形式”也称“非命题”,与原命题必然一真一假:而“否命题”的定义教材上是以“若p则q”形式的命题定义的:“若p则q”为原命题,“若非p则非q...
关键词:否定形式 否命题 “若p则q” 原命题 非命题 定义 课程 学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