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

作品数:48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聂伟荣张文良程恭让释满耕何剑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贵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江西社会科学》《佛教文化》《宗教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赤松《楞伽经》英译本注释研究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49-55,共7页马杰森 马若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ZH116)。
赤松《楞伽经》英译本在英语世界颇受欢迎,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译本中丰富的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体现《楞伽经》的丰厚内蕴,又突显出译本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典籍翻译如何最大限度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开启了新的路径。通过对译本中的...
关键词:赤松 《楞伽经》 英译 注释特征与类型 
日藏宋刊苏轼写刻本《楞伽经》考
《文物》2023年第2期60-70,共11页祁小春 
北宋刊苏轼写刻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简称《楞伽经》),初刻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1037~1101年)49岁时,重刻于元祐三年(1088年)苏轼52岁时,刻、印的时间均在苏轼生前。宋刊苏写本《楞伽经》在中国已失传九百多年,因此日藏宋刊...
关键词:《楞伽经》 苏轼 宋刊 刻本 写本 
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校注拾遗
《敦煌研究》2022年第6期104-114,共11页释慧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佛教交流史”(19ZDA239)。
在《六祖坛经》敦煌多个写本合校的基础上,笔者从语言学和佛学两个角度,对三段经文的八处不必校改之处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十五处不必校改之处进行了简略举例。笔者尝试梳理出校注敦煌本《坛经》的五条原则:一是尊重原本,能不改就不改;二...
关键词:敦煌写本《坛经》 校注原则 如如化 定心坐 《楞伽经》 
六祖惠能大宗师 广传禅法应先机
《中华英才》2022年第21期22-23,共2页邓丽君 
中国禅宗肇始于菩提达摩,他眼观印度佛法必然衰颓,环顾寰宇.唯中国现出大乘气象.明心证悟法门唯此地可得堪受,遂东渡来华。然梁武帝萧衍不契此心地法门.菩提达摩遂舍离而居止北地少林,开始了中国禅宗竿路蓝缕之路.后以四卷本的《楞伽经...
关键词:中国禅宗 《楞伽经》 菩提达摩 六祖惠能 慧可 大宗师 唯识 梁武帝 
《楞伽经》汉译初本同经异译对勘研究
《法音》2022年第3期5-11,共7页余玲 
东汉永平年间,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印度高僧应邀驮经至洛阳白马寺,在此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大约有三百余卷佛经陆续传入并译出。这场以汉明帝夜梦金人而发起的闻法求经之旅,声势浩大而历时绵长,俨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宗教文明互鉴史上的...
关键词:《楞伽经》 洛阳白马寺 佛教经籍 竺法兰 摄摩腾 中外文化交流 同经异译 梵文 
《楞伽经》中“心”义辨析
《时代人物》2021年第12期19-23,共5页郑伟聪 
“心”的问题是佛教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大乘佛教界内部,唯识学和如来藏学之间关于“心”的本质是有为的藏识心还是无为性质的如来藏心问题存在争议。《楞伽经》中“心”义的辨析缓和唯识学和如来藏学之间的张力,经中“心”既意涵着...
关键词: 藏识 如来藏 《楞伽经》 
龙门地区出土文物与丝绸之路上的人文交流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88-95,共8页张成渝 张乃翥 
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城市的洛阳,汉唐时代因为中外人文交流的繁荣,这里曾经积淀了丰厚的域外文明的遗迹。该文捃集洛阳龙门地区出土的粟特人佛塔遗存、中原僧人弘扬天竺教门法脉的纪德石刻、当地优婆夷在家念诵于阗高僧实叉难陀所译《...
关键词:安思泰 康法藏 《楞伽经》 “希腊鼻” 湿衣佛像 
汉藏《楞伽经》译本对勘与研究——以唐译本Nos.672与藏译本Nos.0125为中心
《中国藏学(藏文版)》2020年第3期131-145,共15页羊忠加 青姆 
文章通过对《大正·大藏经》经部三卷十六册中的实叉难陀译本Nos.672与《藏文大藏经对勘本》第69册中的管·法成译本Nos.0125之译经题记的分析研究,对该经文的译者身份及翻译年代展开探讨,并将实叉难陀译本Nos.672与管·法成译本Nos.012...
关键词:楞伽经 藏译本 汉译本 比较 
韦应物修习《楞伽经》过程及影响考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13-121,共9页吴怀东 黄晓宇 
在韦应物的习佛历程中,《楞伽经》据立要津。一般认为韦应物接触此经始于其寓居洛阳同德寺时期,后其游赏滁州琅琊寺也常研习此经。其实在寓游这两寺之前,青年韦应物任右千牛卫于大明宫期间,便可因大安国寺净觉禅师而知闻此经,韦氏研读...
关键词:韦应物 《楞伽经》 净觉 皎然 
新疆出土《楞伽经》——考究其出处、因缘与内容特色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19年第1期187-205,420,共20页骆慧瑛 
西域考古,一直给人神秘而美丽的印象。实情考察范围涵盖的学问甚广,考察过程艰辛险峻,非亲历者能想象,故考古得来的出土文献弥足珍贵。近日得来一套早年在新疆出土的抄经本照片,共六片十二面。当中有六面己标编号(k.l(b)至K.6(b),图1),...
关键词:Unearthed BUDDHIST MANUSCRIPTS BUDDHIST Studies TANG DYNASTY Silk Road Xinjiang Khotan Dunhuang & TURFAN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