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

作品数:2155被引量:127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詹虎郑庆君孙志祥周霞李娜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桂林理工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对比研究
《休闲》2021年第18期0071-0073,共3页杨鹏 
2020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地方非遗资源外译融入翻译硕士(MTI)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广西非遗资源为例”(项目编号:JGY2020100)。
本研究采用自建的小型语料库,运用统计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尤金奈达划分的文化专有项的五个方面,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并由此总结出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采取的最佳翻译策略是归化与异化相结...
关键词:文化专有项 《骆驼祥子》 对比研究 翻译策略 
从《骆驼祥子》及其英译本看英汉的繁复与简短
《文学教育》2020年第24期34-35,共2页梁天秦 周雁鸿 
本文以《骆驼祥子》及其葛浩文英译本为例,利用英汉形合与意合的语言差异,从繁复与简短角度分析了汉英的句法差异。通过分析,证实了英语重视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而汉语讲究灵动活泼,悟性思维明显。面对二者的差异,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在...
关键词:繁复 简短 《骆驼祥子》 翻译 
从综合语与分析语的角度赏析《骆驼祥子》——以施晓菁和葛浩文的英译本为例
《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7期176-178,共3页王玲玉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属于综合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具有分析语的典型特征。以《骆驼祥子》这篇为例,从形态变化、语序的灵活与固定、虚词的使用三个方面来对原文和两本英文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能够进一步深入认识两种语言的差异。
关键词:骆驼祥子 综合语 分析语 中英对比 
浅析英汉翻译中的静态与动态——以《骆驼祥子》施晓菁与葛浩文的译文为例
《现代交际》2020年第10期62-63,共2页史海兰 
英语多属于静态语言,汉语多属于动态。二者的特点有所不同,翻译时应当注意并调整,这也给译者更多的发挥空间。以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为例,对比施晓菁女士与葛浩文先生的译文,简述中英文中静态与动态的别样美,并分析两种译文的不同之...
关键词:静态 动态 骆驼祥子 
汉英人称与物称主语使用差异对比——以《骆驼祥子》及Howard Goldblatt的英译本为例被引量:3
《海外英语》2020年第3期253-254,共2页钟立娜 
英语着重使用物称作为主语,而汉语侧重于使用人称作为主语,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进而造成了这样不同的表达方式。该文从人称与物称的视角出发,选取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Howard Goldb-latt的英译版为...
关键词:人称主语 物称主语 骆驼祥子 Howard Goldblatt 
英语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以《骆驼祥子》为例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年第1期18-19,共2页乔心怡 
形合和意合是英语和汉语最重要的差别之一。在英汉翻译中,这种差异体现在词汇、短语和句子等方面。《骆驼祥子》以其丰富的言语魅力和巧妙的故事情节,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被翻译成多个版本。本文选取了美国翻译家Howard G...
关键词:形合 意合 骆驼祥子 翻译 
《骆驼祥子》中的被动与主动转换研究——以Howard Goldblatt和施晓菁的译文为例被引量: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年第1期49-50,共2页周昊慧 
英语中有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被动语态。人们习惯于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之变成了一种常见的表达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汉语和英语都具有各自的古代思想文化特征,这使得汉语更倾向于用主动语态来表达句子及其感情,而英语在人们...
关键词:《骆驼祥子》 汉语与英语 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三起三落被引量:1
《现代交际》2020年第1期114-115,共2页王玲玉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如虎妞、小福子、曹先生、刘四爷、夏太太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骆驼祥子》中的故事发生于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的北平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加上老舍本人独特的人文思想...
关键词:《骆驼祥子》 祥子 三起三落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以《骆驼祥子》葛浩文译本与施晓菁译本为例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5期180-181,共2页张星宇 
在英汉翻译中,英汉语言在句式结构、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表现方法、思维方式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各方面均存在大大小小的差异,增加了翻译的难度。特别是英汉翻译中有关主动与被动的用法异同容易造成翻译上的失误。在英语中,被动语态更...
关键词:主动语态 被动语态 英汉对比 
论《骆驼祥子》汉英翻译过程中动态与静态的转化——以葛浩文和施晓菁的翻译为例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2期181-182,共2页李子荣 
汉英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古思想文化的定性,使得中文喜用动词表达主体的判断和情感,英语惯用由动词派生出来的名词抒发对客体世界的理性看法。因此,形成了汉语多动态,英语多静态的语言特征。从语言动态与静态的角度出发,选取葛浩文...
关键词:《骆驼祥子》 动态 静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