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

作品数:253被引量:11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光全张华高峡赵亚夫严佩芳更多>>
相关机构:宜都市教学研究室福建建瓯市第二小学华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课程教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导入探究
《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35期91-91,共1页卓光淮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是历史学习最重要的意义,小学并未开设历史课,小学生历史概念还比较模糊,历史学习还处于启蒙阶段,而《品德与社会》就肩负了小学历史教育的重任,其社会...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历史教学 有效导入 
让生活经验融入课堂服务于课堂被引量:1
《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4期165-165,共1页徐雪兰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品德与社会》课...
关键词: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 课堂 学生主体性 社会性发展 服务 社会课教学 社会生活 
评价,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评价
《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3期84-85,共2页邓英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而课堂评价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最直接...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 课堂评价 激励学生 生命成长 学习活动 新课程标准 过程性评价 品德课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18期101-102,共2页陆亚峰 
小学是每个人教育的起步阶段,是思想品德养成和塑造的重要时期,而在这个阶段,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修养最关键的课程就是《品德与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也随之而来。如何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程,使学生受益...
关键词:品德养成 小学生 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 新课程改革 个人教育 起步阶段 道德修养 
多种方式巧学《品德与社会》
《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94-94,共1页赵洪臣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新课改对思...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 教学方式方法 社会性发展 社会生活 综合课程 品德形成 认识社会 合格公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