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桶者》

作品数:54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前珍张正耀时剑波胡少卿钟霞梅更多>>
相关机构:衢州市第二中学兴化市教育局宁波中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文学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读写月报(初中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骑桶者》的叙述视角与人物行动分析
《语文学习》2018年第10期62-66,共5页赵崇娟 叶黎明 
卡夫卡的《骑桶者》是一篇荒诞而有趣的小说。小说的故事非常简单:在严寒中,“我”的煤全部烧光了,为了不致冻死,“我”骑着煤桶去煤店讨煤。结果煤店老板娘却装作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用围裙把“我”扇走了。于是,“我”...
关键词:《骑桶者》 人物行动 叙述视角 故事时间 “我” 小说 卡夫卡 主人公 
关于《骑桶者》主旨意蕴的几个关键词
《语文学习》2017年第3期44-46,共3页张锐 
一、“骑桶者”与“桶骑士” 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骑桶者》有的版本译为《桶骑士》,个人觉得后一种翻译要好,更得原作深蕴。而且译名一换,一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骑桶者》 关键词 短篇小说 卡夫卡 骑士 原作 
依据学情改进学生的阅读经验——以《骑桶者》教学为例
《语文学习》2015年第11期33-37,共5页高延丰 
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不应该只是简单线性的“传递一接收”过程,而应调动所有的认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多元、丰富的材料中,自己去建构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帮助自己形成长期、有效的思考路径。因此,围绕一个问...
关键词:教学设计 《骑桶者》 学生 阅读经验 学情 认知经验 设计问题 教学目标 
探寻学生阅读经验与文本体式的内在关联——高延丰《骑桶者》课例评析
《语文学习》2015年第11期37-40,共4页陈隆升 
阅读现代派小说对高中生的阅读经验是一大挑战,因为学生以往的小说阅读经验更多的是建立在现实主义小说阅读的基础上。从体式上来看,现代派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阅读经验 《骑桶者》 内在关联 体式 学生 现实主义小说 现代派小说 例评 
谁是“骑桶者”?
《语文学习》2015年第9期47-49,共3页徐雪斌 
人教社《外国小说欣赏》收录了卡夫卡的《骑桶者》,这篇短小精美的小说,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如何才能准确理解其内容主旨?我们可通过这样四步,由浅入深,走进文本,读懂小说。
关键词:小说欣赏 《骑桶者》 卡夫卡 人教社 
也谈《骑桶者》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5年第9期49-51,共3页袁敏敏 
这篇小说的译文有多种版本,常见的标题有二种,除了“骑桶者”外,另一种是“煤桶骑士”。标题翻译的差异,其实反映的是文本理解的不同。那么,从标题来看,“骑桶者”是不是“骑士”,大约是首要的问题。
关键词:《骑桶者》 标题翻译 文本理解 骑士 小说 
如何读出“交流始终停留在自身的想象”——《骑桶者》疑点解读
《语文学习》2014年第5期37-41,共5页沈坤林 奚素文 
或许对卡夫卡《骑桶者》的解读真的有很大的难度,我们看到的相关解读文章或观察到的课例(发表的或展示的)大多参考甚至照搬北大博士胡少卿发表的《人与世界的不可通融性:卡夫卡(骑桶者)》一文(《名作欣赏)2008年第4期),就是...
关键词:《骑桶者》 解读 《教师教学用书》 想象 交流 2008年 名作欣赏 人与世界 
借助意象解读打开虚构之门——《骑桶者》意象解读
《语文学习》2013年第4期38-39,共2页方好 
卡夫卡的《骑桶者》是一个短小精美的短篇小说。它描写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里,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骑着煤桶去向煤店老板借煤,却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以致永远消失、不复再见的故事。故事无疑...
关键词:《骑桶者》 虚构 解读 意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短篇小说 卡夫卡 昆德拉 
也谈对卡夫卡《骑桶者》的理解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2年第10期31-34,共4页詹丹 
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的小说向来以晦涩著称,个别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针对这些作品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时有讨论文章发表。如朱前珍老师的《缘何骑桶——〈骑桶者)虚构艺术解析》(以下省称朱文)。细读该文,发现其论述到的一...
关键词:卡夫卡 《骑桶者》 中学语文教材 小说文本 表现主义 艺术特色 思想意蕴 文章发表 
“骑桶”之匠心独运——《骑桶者》虚构艺术的解析
《语文学习》2012年第7期116-118,共3页朱前珍 
卡夫卡的《骑桶者》讲述了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在天寒地冻、走投无路之时骑着煤桶去讨煤,却被煤店老板娘用围裙轻轻地扇到了冰山区域.隔绝于人世的故事。小说的神来之笔就在于讨煤的方式——骑桶。为何要骑着桶去呢?笔者认为至少可从三...
关键词:《骑桶者》 虚构艺术 解析 小人物 卡夫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