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

作品数:187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富中王希明甘雪莉孔丹凤刘倩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侨中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题而三命意:谈《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逻辑推进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詹丹 
一、问题的提出欧阳修的史论名篇《五代史伶官传序》常被选入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中册,又把两篇史传《屈原列传》《苏武传》以及史论《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组成第三单元。[1]相对于两篇史...
关键词:《苏武传》 《过秦论》 《屈原列传》 高中语文教科书 史传 逻辑推进 中学语文教科书 问题的提出 
高中语文教学中使动用法研究被引量:2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2期74-76,共3页赵婷婷 吕佳 
使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学习这种特殊的语法现象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确定和分析使动词。文章通过对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苏武传》一文中出现的使动现象进行探究,以小见大,尝试总结辨析使动现象的方法。
关键词:古汉语 使动用法 考情 《苏武传》 
指向文化本位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基础教育研究》2022年第18期58-60,共3页张海蕴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文言文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由枯燥零碎的语法分析转向文化本位,深挖文本的文化内涵,更是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有效手段。以《苏武...
关键词:文化本位 文言文教学 《苏武传》 
浅谈小组合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落实——以《苏武传》为例
《教学考试》2022年第11期57-59,共3页董建蕊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当通过围绕“中心点”展开提问的方式,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向纵深方向发展。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进行思考与想象,不断...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 大胆质疑 探索欲望 《苏武传》 辩证思维能力 文言文教学 学习环节 
《苏武传》注释与省略商榷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21年第7期37-39,共3页聂鑫 
《苏武传》是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经典课文,在统编教材之前就曾入选过许多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相关的研究论述也很多。然而,笔者在仔细研读统编教材之后,发现其中仍有一处注释和一处省略可以商...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苏武传》 统编教材 不揣浅陋 经典课文 仔细研读 商榷 省略 
谁“方欲发使送武等”?——对《苏武传》中一处注释的辨正
《语文月刊》2019年第11期75-76,共2页姚勇文 林采熠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收录了《汉书》中的名篇《苏武传》(节选),文中第二自然段段首有一句:"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教材的注释是"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以及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等的时候,正好碰到缑王...
关键词:《苏武传》 教材编写者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水虞 《汉书》 匈奴 注释 
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19年第10期17-17,共1页杨扬 
在现代汉语的语言环境下,人们越来越不重视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为了肩负起传承国粹的重任,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美。下面,笔者就举例谈谈如何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率。一、充分...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苏武传》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教版必修四《苏武传》为例
《考试周刊》2016年第88期18-18,共1页宋丽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是立国之本、兴国之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形势...
关键词:高中语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苏武传》 
常惠——《苏武传》中不应被忽视的人物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6年第4期47-49,共3页王岳东 王建梅 
《苏武传》是《汉书》中的名篇,也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其中的重要人物苏武、李陵、卫律甚至副使张胜都被反复论述。可我们常常会忽视文中另一位有名有姓、多次出场的人物——常惠。
关键词:《苏武传》 人物 《汉书》 语文教材 名篇 
探究式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苏武传》教学为例
《广西教育》2016年第2期37-38,共2页蔡欢庆 
分析语文课堂中探究式学习的探究理念,阐述语文课堂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模式及特点,以公开课《苏武传》的教学为例,探讨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 探究式学习 教学思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