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品数:47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起孙绍振袁爱国朱朝晖范秀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成都大学翔宇教育集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教师》《文学教育》《语文世界(教师之窗)》《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送别诗的经典性:不可重复——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读
《读天下》2024年第48期0026-0028,共3页元永强 
在参照比较中磨炼阅读感觉——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
《语文学习》2024年第9期42-45,共4页徐樑 周盈之 
一在阅读教学的备课中,语文教师首先会遇到怎样的困惑?或许最常见的回答是:面对一篇原生态的作品却不知道要教什么。诚然,很多语文教学专家都会强调备课要从我们作为读者的最初阅读感觉开始,但事实上,现在大量中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缺少...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 参照比较 备课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原生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感觉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以部编版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被引量:1
《新课程导学》2024年第7期36-39,共4页庄凤婷 
古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鉴赏诗歌则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培养目标,当学生能够从审美鉴赏的角度品析古诗词的意象、意境后,便可深入解读诗情、诗意。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歌鉴赏能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呵一道剑气给月光(下)——品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友人》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2023年第9期16-17,共2页常华 
上一期,主要讲了李白的出蜀漫游,如果继续按照这样一条轨迹行进,李白可能还只是一个经历简单的剑客和诗人,直到当他四十二岁这年有过一段进入皇宫禁苑的短暂经历,李白,才成为真正的李白。正是这短短的长安三年,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不的...
关键词:《送友人》 剑气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剪裁”之法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31期63-64,共2页金伟 
自古诗人多遭贬谪,他们在被贬的过程中感受着内心的煎熬。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以其好友王昌龄被贬为出发点进行写作,表达了对好友被贬的不甘与婉惜,同时也从中透露出一丝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期盼与渴望。文章从诗作特殊...
关键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写作 “剪裁” 
如何读懂古诗?
《初中生辅导》2023年第2期42-43,共2页谷清秋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诗人和作品流派林立、数量众多,素称是“诗的国度”。今天,我们将从六个方面出发,帮助大家快速感知古诗情感,读懂古诗。一、关注古诗题目古诗的题目一般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写作目的等,有时成了全诗的“诗眼”、...
关键词:诗眼 古诗 《黄鹤楼》 如何读懂 写作目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渡荆门送别》 题目 
送别诗的经典性:不可重复——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读被引量:3
《语文建设》2022年第13期46-50,共5页孙绍振 
一对课文特别是文学文本的解读,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难题,而且是文艺理论研究的难题;这个难题不但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性尚待攻克的。西方文论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涌现诸多流派,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从现象学到文化批评,从新历史主义到女...
关键词:文艺理论研究 送别诗 新历史主义 伊格尔顿 西方文论 李欧梵 文学经典 结构主义 
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谈初中古诗词教学
《中学语文》2022年第13期34-37,共4页张林林 
古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由言、象、意三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层次构成,古诗词教学要针对古诗词的文体特点,构建与之对应的教学流程:披言——观象——悟意——积累——化用,引导学生披言以寻象,观象以悟意并逐渐走进文本,走向诗人...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教学 文体特点 深度学习 核心素养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情探讨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02-106,共5页姜春羽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该诗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情感,但单从诗中意象、地名、异文等角度出发分析,就是一首情感简单的送别诗。若以"知人论世"批评方法为依托,通过文献考索,明确诗歌创作时间,补足李、王...
关键词: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创作时间 交游 情感 
愿你安好
《湖南教育(中旬)(B)》2022年第2期70-70,共1页彭琪 
夜深人静,思绪万千,想想白天发生的事,捡拾匆忙间散落的遗珠。床头放着一本《全唐诗》,兴之所至,随手一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跃然眼前。是很熟悉的一首诗啊,它被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收进了我的记忆里。我的初中,算一算,已...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本 《全唐诗》 红楼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学楼 传纸条 讲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