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作品数:17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鲍英姿雍旭宇杨征丁爱华韩秀清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半月高中读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读”具匠心,“议”正词严——《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经验总结
《语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11期28-31,共4页聂翰贤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教学经验总结 文化经典 “读” “议” 《新课程标准》 研读 中国 语文课程 
“文化经典阅读”模块教学策略探究——以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为例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6年第9期4-5,共2页韩秀清 
高中语文选修"文化经典阅读"模块的教学应当如何实施?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前言中说:"学习先秦诸子的犀利论辩、中国文化经典的深沉哲思,将引领你们走近先贤圣人,领略这些思想家的风采。"换句话来说,应当是了解一种文化思...
关键词:文化经典 模块教学 经典阅读 人教版 高中语文 道法自然 文言文教学 中国文化思想 晋灵公不君 礼义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有效教学初探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年第13期30-30,共1页周建宏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对学生而言,其学习价值重在体验中国经典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通过学习这门选修课,我们可以体会到儒家的博雅与仁爱,道家的任真与旷达,史家的凝重...
关键词:体验中国 研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 
多视角研读中国文化经典——以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为例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5年第5期53-54,共2页成少华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为高中生感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供了切入口,"儒道互补""春秋笔法""修齐治平""佛理禅趣"……研读中国文化经典,除按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扫清文字障碍、提升文言语感、领略个中旨趣、整合相关...
关键词:文化经典 博大精深 得意忘言 多角度研读 
融古贯今广涉猎——简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5年第2期97-99,共3页葛满玲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是一本融古贯今广涉猎的好教材.典籍数量多.时间跨度长,内容涉猎广。教师在授课时也要做到融古贯今广涉猎。
关键词:文化经典 研读 中国 教学 时间跨度 教材 课时 教师 
关于新课改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的教学思考
《祖国(教育版)》2014年第6期43-43,共1页王海艳 
初探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了解民族文化,体会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继承民族优良传统。
关键词:新课改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兴趣 语文素养 
修齐治平 经世致用——试议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课程目标
《教育观察》2013年第17期78-81,共4页刘巧玲 
选修课课程目标的设定不必面面俱到,应当体现出教材的特点。基于教材篇目的选择和单元的设定,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实际的教学效果上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课程目标可以设定在“修齐治平,经世致用”这八个字上。
关键词:课程目标 修齐治平 经世致用 
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浅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教学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2年第10期13-14,共2页方明峰 
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内容博大精深,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具有选择性与差异性的教育平台。要落实该模块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加强诵读、理清教材主线、关注研读过程和打破单一评价。
关键词:选修 经典 诵读 人文素养 评价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有效教学方式之我见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2年第8期22-23,共2页雍旭宇 
自高中语文教材做较大调整以来,文言文于语文教材中占较大比重,且《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选修课程更有其担当之责任,笔者认为在必修课基础上必须重文化解读和自主领悟,这是语文教材编排之需要也同时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并针对此...
关键词:文化经典 教学方式 研读 中国 高中语文教材 选修课程 文化解读 学生年龄 
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材的使用策略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年第4期152-153,172,共3页鲍英姿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编入高中新课程,是以彰显其地位与作用。本文从"选修"与"必修"相得益彰的学生发展高度;从"选修"与"高考"的教育现实角度,给予理论上的科学阐释,实践上的策略践实。
关键词:中国文化经典 必修、选修 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