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芋

作品数:209被引量:34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欧珍贵王正武周正邦周明强罗亚红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贵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α-淀粉酶催化芭蕉芋淀粉合成烷基糖苷被引量: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4年第6期38-43,77,共7页唐亚芳 李虎 王成 王正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6154;311716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101354)
在讨论α-淀粉酶活力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α-淀粉酶催化芭蕉芋淀粉合成烷基糖苷单因素试验,分析淀粉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同时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催化芭蕉芋淀粉合成烷基糖苷的最优条件,并...
关键词:Α-淀粉酶 芭蕉芋淀粉 烷基糖苷 条件优化 
α-淀粉酶水解对芭蕉芋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6
《食品与药品》2014年第4期229-232,共4页王成 荣玉芝 李虎 唐亚芳 王正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1642;21276154)
目的酶法水解为芭蕉芋淀粉进行改性,提高芭蕉芋淀粉的应用价值,扩大于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方法以芭蕉芋淀粉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水解制备酶解淀粉,结合热失重(TGA)技术考察α-淀粉酶水解对芭蕉芋淀粉热稳定性和其他理化性质的影...
关键词:芭蕉芋淀粉 Α-淀粉酶 理化性质 
芭蕉芋淀粉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被引量:4
《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第7期158-162,167,共6页李虎 唐亚芳 王成 孙向军 王正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276154;31171642)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芭蕉芋淀粉液化条件。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的使用量为1000U、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75min、淀粉悬浮液浓度为25%,最优芭蕉芋淀粉液化DE值为13.22。在此条件下加入β-淀粉酶2.52U/g、α-葡萄糖苷酶使用量3.67...
关键词:DE值 液化 糖化转苷 低聚异麦芽糖 
响应面法优化芭蕉芋淀粉磷酸单酯制备被引量:4
《食品科学》2013年第4期17-22,共6页黄弼晨 张娟 唐亚芳 徐军 吴金鸿 王正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101354;31000814);2011年度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1GB2C000008)
用响应面法设计试验方案,以一定物质的量比例的NaH2PO4与Na2HPO4作为酯化剂对芭蕉芋淀粉进行酯化改性,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芭蕉芋淀粉磷酸单酯结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剂物质的量比、磷酸盐与淀粉质量比、反应时间和pH值影响效果...
关键词:芭蕉芋淀粉磷酸单酯 响应面 结合磷含量 
芭蕉芋化学成分及其变性淀粉研究进展被引量:13
《食品与机械》2008年第6期144-147,共4页张娟 王正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676051);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编号:07DZ19508);上海市科委技术标准专项(编号:07DZ05019)
芭蕉芋作为一种新型淀粉的来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文章介绍了芭蕉芋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成分-淀粉的分子结构、组织结构和物理性质,并综述了采用微波、醚化、乙酰化、接枝等方法改性芭蕉芋淀粉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芭蕉芋 化学成分 变性淀粉 
芭蕉芋淀粉和直链淀粉提取、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被引量:24
《食品科学》2008年第9期303-306,共4页张娟 唐文凭 王正武 史贤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573048;20676051);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7DZ19508);上海市科委技术标准专项项目(07DZ05019)
本实验首先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芭蕉芋淀粉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确定其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2,静止时间为2h,洗涤次数为4次。然后采用热碱法和正丁醇-异戊醇结晶法制备得到了芭蕉芋直链淀粉的纯品,并对其从三个方面加以评定,得...
关键词:芭蕉芋 淀粉 直链淀粉 工艺优化 含量测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