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

作品数:119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杰周园园郭英德刘艳张宏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任务群下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种树郭橐驼传》与《病梅馆记》对比阅读被引量:3
《林区教学》2018年第11期49-52,共4页蒋雯 蒋欣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已摆脱经义、史学和义理考据辞章的传统"小学"课程,转向了语法、修辞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文章学知识性教学,但忽视具体语境,对实际语境中生成的话语行为和意义不够重视,语文教学出现单一化、知识碎片化倾向。由...
关键词:任务群 语文学习 活动设计 对比阅读 
“高效课堂”三大误区探析
《基础教育参考》2016年第3期30-33,共4页刘金玉 
清代著名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先驱龚自珍,曾作《病梅馆记》,其中写道:“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如果以“直”“正”“密”求梅之“美”,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误区 《病梅馆记》 改良主义 思想家 龚自珍 文学家 “美” 
我们的教育把孩子丢了?
《教育文汇》2015年第20期6-9,共4页周世恩 
晚清文学家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说:“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以梅喻人,反对对人才的各种人为扭曲。他还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疾呼。由盆景,我想到了教育。如果...
关键词:教育 孩子 《病梅馆记》 不拘一格 龚自珍 文学家 施教者 人才 
我们的教育把孩子丢了?
《师道(人文)》2015年第1期20-22,共3页周世恩 
晚清文学家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说:“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以梅喻人,反对对人才的各种人为扭曲。他还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疾呼。由盆景,我想到了从事的教育。如果把...
关键词:教育 孩子 《病梅馆记》 不拘一格 龚自珍 文学家 施教者 人才 
《病梅馆记》的另一种解读
《学周刊(上旬)》2014年第2期231-231,共1页马志伦 
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只是一篇政治意义上的檄文吗?通常认为这篇文章是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
关键词:《病梅馆记》 解读 政治改革思想 封建统治阶级 《己亥杂诗》 政治意义 个性解放 文学意义 
龚自珍为什么以“梅”托志?
《语文学习》2012年第10期37-38,共2页李强 
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所承栽的是相似、相同的寓意,都是中国文人感物喻志的最常见的象征。那么龚自珍用“梅”托志是否有着他独特的意义呢?如果用兰、竹、菊是否也可以?这是一位学生在周末随笔中提出的问题。笔者试着作出...
关键词:龚自珍 《病梅馆记》 梅兰竹菊 中国文化 文学作品 中国文人 社会生活 典型性 
文言、文学、文化——文言文教学的三个着力点——以《病梅馆记》一文的教学为例被引量:3
《科教导刊》2010年第12期246-247,共2页倪丽琴 
结合《病梅馆记》一文的教学实践,阐述文言文教学必须抓住的三个着力点:文言、文学、文化。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展开:(1)注重积累,构建文言知识体系;(2)学会欣赏,品出精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古为今用,传承民族灿烂文化。
关键词:文言知识 文学欣赏 文化意象 《病梅馆记》 
柳宗元与龚自珍两传记文相同点比较
《文学教育》2010年第2期27-27,共1页肖武 
柳宗元和龚自珍虽所处年代不一样,但都属于政治改革家,且他们的改革思想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较《种树郭橐驼传》与《病梅馆记》的相同点,让我们更深刻认识"传、记"文学的特点。
关键词:龚自珍 传记文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病梅馆记》 文学作品 改革思想 改革家 
龚自珍与成范永的草木情深
《福建乡土》2006年第5期17-17,共1页周贻海 
龚自珍是我国清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成范永则是韩国一位被誉为“盆栽哲学家”、“盆栽艺术家”的特异人物。之所以将他俩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听懂了“草木的声音”。“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
关键词:龚自珍 草木 《病梅馆记》 文人画 文学家 思想家 哲学家 艺术家 
在探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病梅馆记》教学与反思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5年第12期20-21,共2页杜朝凤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教学 《病梅馆记》 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 启发诱导 合作讨论 自主学习 生活实际 自由表达 教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