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神

作品数:731被引量:61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赖新生黄启福刘珊李乃民范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家庭医学(上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坐对了养神 站对了养骨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4年第6期50-50,共1页马广生 
我国传统养生学提倡“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老百姓也常说“行走坐卧皆功夫”。那么,这门“功夫”到底应该怎么练?以坐养神正确的坐姿不仅可以矫正扭曲的脊柱,还能通过适当的静坐休息,使人心平气和,进而促进毛发、皮肤、睡眠的健康。...
关键词:传统养生学 养神 身体状况 盘坐 坐姿 养骨 
睡前按摩 养神安眠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2年第8期30-30,共1页朱秀兰 
要做到养神安眠,睡前按摩是一个好办法。睡前按摩能舒活经络,使气血畅通,很好地养护心神,促进睡眠。睡前按摩简单易学,容易操作,下面略加介绍,相信大家都可以掌握。1.按肚脐。双手掌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摩,先顺时针按摩60次,再逆时...
关键词:大肠经 心包经 合谷穴 养神 按摩 安眠 心神 肚脐 
防治虚劳要注重“六节”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1年第3期1-1,共1页
中国传统养生格言虚劳之人,其性情多有偏重之处,每不能撙节其精神,故须各就性情所失以为治,其在荡而不收者,宜节嗜欲以养精;在滞而不化者,宜节烦恼以养神;在激而不平者,宜节忿怒以养肝;在躁而不静者,宜节辛勤以养力;在琐屑而不坦夷者,...
关键词:养肺 虚劳 养神 养心 
形神合一话养生
《家庭医学(上半月)》2016年第5期48-48,共1页丁树栋 
中医养生方法很多,但从其本质上来看,不外乎“养神”与“养形”,即“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这两者是“形神合一”对立统一规律在养生学中的运用,可以使人达到“形与神俱,颐养天年”之目的。
关键词:中医养生方法 形神合一 对立统一规律 “养神” 形与神俱 养生学 
运动能延寿 数据来说明
《家庭医学(上半月)》2015年第2期48-48,共1页张乾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坚持运动是健康长寿的根本途径。但也有人认为多动并不是好事,特别是老年人需要静养,经常闭目养神,修心养性,对身体健康很有益。其实运动和静养并不矛盾,我国传统养生学就主张动静结合,认为“养身在动,养...
关键词:数据显示 运动 延寿 健康长寿 传统养生学 闭目养神 修心养性 身体健康 
生活中的眼保健
《家庭医学(上半月)》2010年第7期36-37,共2页苏众 
工作一天的红霞揉揉酸胀的眼睛,从电脑前站起来,美美地伸个懒腰,却发现眼前一片混沌。眨巴眨巴眼睛,只挤出了几滴眼泪。闭目养神一会儿,才重回清晰世界。“眼睛太累了!”晚饭后,红霞偎在老公怀里,看着热播的电视剧抱怨,“一天...
关键词:生活 眼保健 闭目养神 用眼卫生 电视剧 眼睛 电脑 
闭目养神 健身益寿
《家庭医学(上半月)》2010年第1期50-50,共1页是明启 
现代人保健养生的方法虽多,却苦于工作压力大,没有多少时间实施。但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用于养生,闭目养神就是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关键词:闭目养神 健身益寿 保健养生 工作压力 现代人 
晨醒练10分 健身有奇功
《家庭医学(上半月)》2009年第4期53-53,共1页李敏 
每天早晨醒后在床上闭目养神3分钟,然后在床上做10分钟的保健运动,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各个器官功能,都有益处,对养颜益寿也有奇效。具体的做法有如下几种,每天每样坚持1分钟,效果最佳。
关键词:健身 心脑血管疾病 闭目养神 保健运动 器官功能 
静心养神益康寿
《家庭医学(上半月)》2008年第11期49-49,共1页孟昭群 
历代养生家都把静心作为摄养之首务。《养生四要》中说:“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黄帝内经》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静心养神、以静制躁,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重要条件。心神安静者...
关键词:静心 养神 《黄帝内经》 精神内守 养生家 强身健体 恬淡虚无 心神 
遗忘也养生
《家庭医学(上半月)》2007年第13期47-47,共1页韦公远 
明末名儒洪应明在《菜根谭》中道:“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显示了忘我而意态悠然的境界,与传统养生保健中的静神、养神如出一辙而又相得益彰。所谓静神和养神,就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遗忘规律...
关键词:养生保健 遗忘规律 思维过程 养神 自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