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同余式

作品数:54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志尚张伟代钦冯国锋罗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学科技》《高等数学研究》《山东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详析孙子定理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年第4期146-147,共2页赵云平 
孙子定理在各版本的初等数论教材中均有介绍,但细节不够明确,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很多疑问,本文在给出孙子定理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详细分析了孙子定理的算法,让更多的读者受益.
关键词:孙子定理 同余式 一次同余式组 
西方代数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1859—1911)被引量:4
《数学通报》2015年第11期15-18,22,共5页张伟 代钦 
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2015MS0112);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Y14297,NJZC13293)
中国古代数学秉承经世致用,工于计算,产生了诸如十进位置制计数法的筹算,《九章算术》中的解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孙子算经》及南宋秦九韶的《数书九章》中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11世纪贾宪的《皇帝九章算法细草》中的“杨辉代数”,
关键词:中国古代数学 传播 西方 《九章算术》 一次同余式组 《数书九章》 《孙子算经》 线性方程组 
中国剩余定理(四)——村妇荡碗
《中学科技》2014年第11期20-21,共2页刘玮 
秦九韶创造的“大衍求一术”,开创了系统的一般一次同余式组解法的先河。在中世纪,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数学的最高成就,即使在当时的世界领域中也是处于最先进的水平,比西方同类解法早500多年。
关键词:中国剩余定理 一次同余式组 大衍求一术 中国数学 秦九韶 解法  
解一次同余式组的枚举法及其实现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82-84,共3页张述信 张志尚 
枚举法是对要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情况一一进行测试,从中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解,这是程序设计的常用方法。在剖析"物不知其数"枚举算法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一次同余式组求解的通用程序。
关键词:枚举法 一次同余式组 算法 程序 
摒弃题海战术 提升数学素养——从发挥高中数学教材例习题作用说起被引量:3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2年第18期1-3,共3页孙福元 
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材(苏教版)在例题和习题的编写方面独具匠心,命制了大量的背景新颖、富有时代气息、蕴含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开展活动和提升思维能力的例题和习题.合理地使用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有利于摒弃题海战术。
关键词:数学教材 数学素养 苏教版 思维能力 物不知数 解题能力 变式 二倍角公式 一次同余式 解题思路 
一次同余式的解法探讨被引量:1
《高等数学研究》2012年第4期79-81,共3页刘耀斌 
利用同余的性质,得出一次同余式的四种不同解法.根据同余式中模的大小选择适当的解法,能够较为简单的求出一次同余的解.
关键词:一次同余式 充分必要条件  
浅谈培养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被引量:5
《才智》2011年第6期131-131,共1页李俊玲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与初中数学比较,高中数学语言抽象,知识量急剧增加,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较强,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导致形成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学习态度 知识量 教学工作 辅助练习 意识渗透 学习信心 现实生活 一次同余式 换元法 秦九韶 
中国剩余定理及其应用
《才智》2009年第24期212-213,共2页刘明明 尚娟娟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为孙子定理,本文先给出该定理并进行证明,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多种方面的一些基本应用进行初步的讨论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经典例题。
关键词:中国剩余定理 一次同余式组 非互素模 
一次同余式组的两种求解方法
《河南科学》2009年第4期396-397,共2页赵贞 普丰山 高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271093);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7JK430)
运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法和不定方程求解法,给出了求解同余式组的两种简便方法.
关键词:同余式组 矩阵 不定方程 
详析一次同余式求解定理的证明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4期100-101,共2页王靖娜 
一次同余式求解定理的证明,在各版本的数论课本中均有介绍,但跳跃性都比较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疑问,本文就该定理给出详细的思路分析与证明过程。
关键词:一次同余式 求解定理 数论课 学习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