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点

作品数:1377被引量:98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车德欣孟祥宽刘丹卓赵新广殷光熹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陈情表》三处疑点辨析
《语文学习》2017年第6期46-49,共4页朱再枝 
李密的《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文质兼美的名篇之作,被选入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和《古文观止》等选本。备课时,笔者曾参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再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陈情表》一文以及配套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下文简称《...
关键词:《陈情表》 高中语文教材 索隐 中国古代散文 《古文观止》 教师教学用书 人教版 名篇 
如何读出“交流始终停留在自身的想象”——《骑桶者》疑点解读
《语文学习》2014年第5期37-41,共5页沈坤林 奚素文 
或许对卡夫卡《骑桶者》的解读真的有很大的难度,我们看到的相关解读文章或观察到的课例(发表的或展示的)大多参考甚至照搬北大博士胡少卿发表的《人与世界的不可通融性:卡夫卡(骑桶者)》一文(《名作欣赏)2008年第4期),就是...
关键词:《骑桶者》 解读 《教师教学用书》 想象 交流 2008年 名作欣赏 人与世界 
《礼拜二午睡时刻》疑点解读之辨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3年第12期40-43,共4页沈坤林 
近年来,语文教学类期刊发表过不少《礼拜二午睡时刻》课例与解读文章。笔者初步梳理后发现,一些课例和解读文章(包括《教师教学用书》)对这篇课文中相关疑点的理解,多有偏颇,在此择其要处,作一些辨析。
关键词:解读 午睡 礼拜 《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类 文章 课例 语文 
《苏武传》中的一处疑点辨析
《语文学习》2012年第11期41-42,共2页宋桂奇 
自去年5月在新浪网开博以来,我陆续贴出了一些有关课文细节探讨的已发文章;有博友读后,便高看于我。甚而还有“讨教”者在。今年7月,就曾收到这样一张纸条:“《苏武传》中,苏武引刀自刺,众人这样救他: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
关键词:《苏武传》 新浪网 苏教版 文章 课文 老师 教材 
天性而非天赋——《清兵卫与葫芦》的一个疑点
《语文学习》2011年第2期43-45,共3页曹振国 
《清兵卫与葫芦》是人教皈选修模块《外围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的课文,苏教版九年级教材也将它选为课文。两个版本的教材同时选中,一是编选者“英雄所见略同”,二是这篇小说的教学可深可浅,初中生和高中生都有可以学习探究的内容。
关键词:葫芦 天赋 天性 小说欣赏 选修模块 九年级 苏教版 高中生 
《<卫风·氓>中的一处疑点》商榷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09年第1期69-69,共1页水绍韩 
《语文学习》2008年第2期所载陆精康《(卫风·氓)中的一处疑点》一文有云:“《〈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此句人教版教材注释如下:‘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靡,无,没有...
关键词:语文学习 教材注释 人教版 
《卫风·氓》中的一处疑点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08年第2期41-43,共3页陆精康 
《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此句,人教版教材注释如下:“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靡,无,没有。室劳,家务的劳苦活儿。”“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夙兴,早起。夜寐,...
关键词:双重否定句 “靡室劳矣” 教材注释 人教版 教学 学生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札记被引量:4
《语文学习》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黄玉峰 
本以为这篇文章很容易教,只要扣住“朴素”二字便可大功告成。然而当我仔细阅读课文时,却发现其中有很多疑点没有解决,有很多东西远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于是便反复阅读、理解字里行间茨威格要表达的情绪,再由此拓展去查阅有关托尔...
关键词:教学札记 《世间最美的坟墓》 阅读课文 理解 茨威格 疑点 拓展 复归 东西 托尔斯泰 
试释《木兰诗》的三处疑点
《语文学习》1995年第1期16-17,共2页康甦 
(一)关于"昨夜见军帖"的"昨夜"《木兰诗》中"昨夜见军帖"句里的"军帖",有人释为"军中的文告";有人释为"征兵的文书"。照前者理解,大概它就相当于今天有关军事的通告,那就应是张贴在大街上或有关机关的大门口;照后者理解,
关键词:木兰诗 木兰从军 理解 征兵 大街 通告 故乡 文书 军事 通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