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

作品数:4692被引量:8015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钧谢天振刘云虹葛文峰高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世界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7—19世纪西人“诗六义”译介探析
《国际汉学》2025年第2期63-71,157,共10页贾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时期《诗经》拉丁文译介研究”(项目编号:20BZW112)的阶段性成果。
“诗六义”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术语。17—19世纪,伴随着西方汉学著述的中国知识传播以及《诗大序》《诗经》的译介,“六义”概念得以西传欧洲。西人对“诗六义”的认识由中国知识译介向专门诗学术语演进,其中风、雅、颂、赋、比、兴...
关键词:“诗六义” 中国知识 诗学术语 中西诗学对话 
从译创到迻译:郭沫若译介爱尔兰文学的路径
《外国语言文学》2025年第1期4-12,23,133,F0003,共12页曹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爱尔兰文学在中国的接受研究”(17BWW067)。
郭沫若留日十年,受日本“新思潮”学者和好友田汉等人的影响,间接与爱尔兰结下了不解之缘。1920年是他了解爱尔兰文艺复兴、书写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关键一年:《晨安》中有“爱尔兰(诗人)”的一席之地,《胜利的死》则直接转述爱尔兰独立运...
关键词:郭沫若 爱尔兰文艺复兴 《胜利的死》 《约翰·沁孤的戏曲集》 翻译 
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后的中非文学关系考论
《外语教学》2025年第1期94-101,共8页李阳 朱振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项目编号:19ZDA2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后,中国与非洲双方建立起长效的文化影响机制,通过文学互译、高层互动、文学互鉴等方式进行人文交流。中非彼此沿着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精神,在文学文化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镜像影响模...
关键词: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 文学译介 文化形象 镜像影响模式 中非文学共同体 
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意识”与“中国文学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61-62,共2页查明建 
我国自晚清以来的外国文学译介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和知识建构的特点而自成体系。这种“自成体系”的外国文学研究有其历史发展逻辑和价值意义,但问题也很突出,主要是理论原创性不足、中国特色不够鲜明。中国外国文学研究自主...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 文学意识 学术创新 外国文学译介 知识建构 晚清以来 原创性 自成体系 
文本之外的调适:副文本与严歌苓《扶桑》英译本的形象建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66-75,95,96,共12页邵平宇 
华裔作家严歌苓的力作《扶桑》在英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形象失真已为学界所留意,但既往研究较少着墨副文本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内副文本中,西方出版商竭力渲染《扶桑》英译本的情爱叙事,并有意突显该书所包孕的中国元素与严歌苓的移民身...
关键词:《扶桑》 副文本 译介 文学形象 
英国哥特小说(1764—1834)在中国的百年译介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30-35,共6页石梅芳 窦婧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空间叙事视域下的詹姆斯·霍格研究”(17BWW055)。
哥特小说是西方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审美机制的文学类型。1914年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朗特城堡》以《铁冠缘》之名得到译介并连载以来,英国哥特小说在中国的译介已逾百年,经历三个阶段:清末民初仅有一部长篇、两篇短篇得到译介,但原...
关键词:哥特小说 重写 创造性叛逆 专业人士 赞助人 
理论旅行:托尼·本尼特在中国的接受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06-112,共7页刘涛 
作为西方当代文化研究大家,托尼·本尼特为推进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托尼·本尼特的中国接受主要从著作的译介和理论思想的解读等方面展开,其中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文化研究、美学研...
关键词:托尼·本尼特 译介 接受 
约卡伊·莫尔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学术史意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39-144,162,共7页符晓 刘畅 
20世纪伊始,周氏兄弟首次译介约卡伊·莫尔的小说,带动茅盾、王鲁彦在内的一批译者延续译介莫尔的传统。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国家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汤真等译者翻译思想的改观,对莫尔的译介表现出综合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转向。基于此,汉...
关键词:约卡伊·莫尔 匈牙利文学译介 周氏兄弟 中国现代文学 中匈文学 
中国曼斯菲尔德学术百年述评被引量:2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11-118,共8页岳文侠 杜家凤 
中国围绕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百年学术历程前后经历了译介与研究两大阶段。其中,译介阶段始于1923年,发展历程可分为开创期、萧条期和振兴期;研究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聚焦于短篇小说中的叙事研究、女性主义批评、身份研究等...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译介 研究 述评 
中国古典诗歌在墨西哥译介中的悖反现象
《国际汉学》2023年第6期29-36,155,156,共10页黑宇宇 
陕西省教育厅2021年度专项科学研究计划“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中西生态诗学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1JK03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在墨西哥有史料可查的译介史已超过100年。本文以中国古典诗歌的墨西哥译本及其研究为基本文献,借鉴相关的翻译与传播理论,旨在通过运用学术史研究和深入分析的方法,揭示中国古典诗歌在墨西哥翻译与传播之间的悖反现象...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墨西哥 译介 悖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