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跃本

作品数:20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高校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改革与开放》《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市场周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理路
《江苏高教》2025年第1期118-124,共7页吴跃本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共生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案例库数字化建设研究”(2021SJZDA067)。
革命文物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办好“大思政课”的重要构成。将革命文物及其精神融入“大思政课”是促进思政课“两个课堂”有效衔接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两个大局”下思政课新挑战的现实需求。革命文物以“各种各样”的资源样态、...
关键词:革命文物 大思政课 必要性 可能性 
智媒时代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探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年第2期59-63,89,共6页吴跃本 邢玲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重点课题“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形态研究”(2021JSJG64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共生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案例库数字化建设研究”(2021SJZDA067)
智媒时代,大数据技术在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潜在问题。赘余数据、碎片数据和虚假数据反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算法崇拜、算法黑箱和算法歧视异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旨归;在赋能实...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 高校思政课 数据裹挟 算法桎梏 数字鸿沟 
智媒时代大数据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功能探析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31-35,共5页吴跃本 邢玲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课题编号:YS2019110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重点课题“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形态研究”(课题编号:2021JSJG6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地被“拆解”和“重构”。在教学理念上,大数据技术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出现去中心化现象,促进多元主体学习模式的回归;在教学内容上,大数...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 高校思政课 碎片化学习 去中心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三维向度被引量:3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260-263,共4页吴跃本 邢玲 
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共生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案例库数字化建设研究”(2021SJZDA067);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重点课题“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形态研究”(2021JSJG644)。
教学评价是测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达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大数据技术的融入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方式的不断革新,在主体向度上,促进教学评价主体之间的地位更加平等,对话更加融洽,信息获取更加全面;在场域...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 高校思政课 教学评价 向度 
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探究——评《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引量:2
《中国科技论文》2020年第11期I0004-I0004,共1页吴跃本 
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8SJSZ17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迅猛发展,微电影、微课堂等“微平台”快速崛起,从而将人们带入一个无“微”不至的科技时代。当下,站在信息技术前沿的大学生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主宰,网络已成为他们思想交流、交锋与交融的...
关键词:光明日报出版社 高校思政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微媒体 大数据技术 微平台 信息技术 微信 
《普罗米修斯》系列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哲学隐喻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57-59,共3页吴跃本 
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8SJSZ171);2019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课题编号:19SZC-05)。
本文主要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普罗米修斯》系列电影中彼得·维兰德、大卫和沃尔特三位主要人物形象的精神特质。通过彼得·维兰德的"本我的回归"、智能人工大卫的"自我的觉醒"和沃尔特的"超我的规训"来阐释影片中三位人...
关键词:《普罗米修斯》 弗洛伊德 三重人格说 哲学隐喻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需求侧思考被引量:1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9期49-52,共4页吴跃本 朱晓艳 
2017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基于'人的需要'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YS20171101);2019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19SZC-05)。
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时往往只注重供给侧一端,惯于将显性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灌输,易忽视需求侧一端,怠于将隐性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行有机融合。因此,文章试从需求侧来探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理论之...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教育 需求侧 
大学生就业力提升中道德因素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19-21,共3页吴跃本 
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SJSZ171);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7ZDIXM121)
道德因素是就业力构成的重要维度,也是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以及用人单位招聘的参照系,更是对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增值效用。因此,高校开展职业规范和职业责任教育,促进大学生职业精神内化,培育由技入道、道技结合的高素质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力 道德因素 提升路径 
融情与导悟:PBL理论视阈下的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型构建被引量:2
《继续教育》2017年第12期27-29,共3页吴跃本 
2016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SJD710058)
PBL理论和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运用PBL理论构建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型应秉持问题导向、融情入景,生活导向、激趣导悟,探究导向、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情境设置、问题探究和沉思反馈来构建成人思想政...
关键词:PBL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模型构建 
定性、定因和定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21期133-134,共2页吴跃本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710058)阶段性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教学在内涵上存在耦合关联,具体表现在三个向度上,即"是何""为何"以及"如何"。因此,在对高校思想政治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中需要厘清三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一是定性问题,即需要回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基本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