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志刚

作品数:30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隐喻跨文化交际被动句趋同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中国教师》《外国语言文学》《长江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对世界和谐文化的构建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9-52,共4页孟志刚 文婷 
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4Q017)研究成果
与直译和意译相同,异化与归化也是翻译领域的重要矛盾统一体,是辩证统一的。翻译的本质即译意,因而跨文化翻译的目的决定了其是一个世界文化认知和谐交流中归化与异化合理转换与融合的过程。文化翻译中异化与归化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关键词:异化与归化 世界和谐文化 辩证认知 
我国当代认知翻译学三十五年纵横谈被引量:4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年第7期4-8,2,共5页孟志刚 文婷 
孟志刚主持的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4Q017]的研究成果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当代认知翻译学三十五年的发展历程,着重探讨了国外认知翻译学理论的引进与发展。我国认知翻译学研究在理论本质、认知翻译学理论与实践、关联翻译、顺应翻译、认知语用翻译、隐喻翻译、转喻翻...
关键词:认知 体验 隐喻 关联 顺应 
从社会文化认知角度看异化与归化的辩证统一
《长江论坛》2013年第2期87-91,共5页孟志刚 
201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认知翻译学研究(编号:2011jytq146)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探讨社会文化认知体验翻译角度下异化与归化策略问题。通过论述与详例,作者认为如同直译与意译一样,异化与归化也是社会文化翻译领域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一,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二,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对立面转化。因...
关键词:社会文化认知 异化 归化 辩证统一 
中国认知翻译学研究20年被引量:5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104-107,共4页孟志刚 熊前莉 
201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1jytq146)阶段研究成果
综述和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翻译学在中国的20年发展历程,着重探讨了国外认知翻译学理论的引进,中国认知翻译学研究在理论本质、关联理论研究、顺应论、认知翻译学理论与实践、隐喻的翻译、转喻的翻认知翻译等七个方面所取...
关键词:认知 翻译 隐喻 关联理论 顺应论 
从翻译本质看意译为主、直译为辅之必然被引量:1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年第4期61-63,81,共4页孟志刚 
孟志刚主持的201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1jytq146)阶段研究成果
本文探讨文化认知角度下直译与意译策略问题。通过论述与详例,作者认为如同异化与归化一样,直译与意译也是翻译领域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一,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二,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对立面转化,当直译进行不下去时,就需...
关键词:直译 意译 文化 认知 
从认知视角看不可译现象的相对性与绝对性被引量:1
《长江论坛》2012年第2期91-95,共5页孟志刚 
孟志刚主持的201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编号:2011jytq146)阶段研究成果
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决定了不同语言之间总体上是可译的;而语言的美学功能和文化功能又分别与绝对不可译和相对不可译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利用语言主要是利用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语言的文化功能和美学功能是伴随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得以...
关键词:认知视角 不可译现象 直译 意译 
中国认知隐喻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被引量:5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2年第1期48-53,共6页孟志刚 熊前莉 
孟志刚主持的201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编号:2011jytq146)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近20年来发表于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认知隐喻学文章的抽样分析,归纳出我国认知隐喻学研究目前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1)宏观/微观研究:取向单一、深度不足;(2)理论应用研究:层面单一、视野较窄;(3)研究方法:"量化实证"短缺、"...
关键词:隐喻 认知 跨文化交际 实证 思辨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途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年第11期123-126,2,共4页孟志刚 熊前莉 
孟志刚主持的201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编号:2011jytq146]阶段研究成果
认知翻译学是当前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当前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力求依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并结合英汉/汉荚翻译实例,试图构拟认知翻译学的基本框架与途径,最后得出结论:等值翻译只是相对的、近似的,不等值才...
关键词:认知 等值 体验哲学 识解 趋同度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35-138,共4页孟志刚 
尝试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拟构了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翻译是以对现实世界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中映射转述出来,...
关键词: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翻译 互动 语篇性 
英汉隐喻意义取象的共性和个性及其翻译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01-103,共3页孟志刚 
隐喻取象是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能够反映语言与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不同文化背景,隐喻取象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而个性则是不同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联想意义等形成的认知差异,然...
关键词:隐喻 取象 认知 异化 归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