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聪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灵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解说文言实词高考语文命题特点思想情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学语文》《考试(新语文)》《新课堂(语文版)》《高中生之友(高考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歌中“动静结合”表达技巧之简析
《高中生之友(高考版)》2015年第Z1期8-9,共2页姜维聪 
"表达技巧"为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纵观历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几乎总要涉及表达技巧,而表达技巧中的"动静结合"艺术手法更为高考中常见的命题点,考生如果对这一表达技巧不熟悉,就会出现答题障碍。"动静手法"是古诗中常...
关键词:表达技巧 动静结合 山居秋暝 雨后池上 离情别绪 白马江 艺术技巧 老莱衣 阳景 清泉石上流 
高考成语题命题变化趋向与对策被引量:1
《语文知识》2014年第9期62-64,共3页姜维聪 
正确使用成语是高考语文的常考内容之一,笔者对全国近五年(2010年至2014年)来的高考成语试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从不同方面对这些试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其命题特点,发现命题变化趋势,帮助考生增强备考的针对性. 一、考查形式的变化 考...
关键词:高考语文 命题特点 成语题 考查形式 2010年 成语使用 主要表现 近义成语 
近五年安徽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命题特点与备考启示被引量:1
《语文知识》2014年第4期94-96,共3页姜维聪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之一,为了科学有效地指导2014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的备考工作,笔者对安徽省近五年来(2009年-2013年)的高考名句名篇默写试题进行了归纳整理,从不同角度对这些试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命题规律...
关键词:名句名篇默写 高考语文 备考工作 命题特点 安徽省 2009年 归纳整理 近五年来 
诗词中“情感”题的解答技巧——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
《语文知识》2014年第3期91-92,共2页姜维聪 
在历年的高考中,对古代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测试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2013年依然如此,全国17套试卷中就有12套是直接检测考生对诗词表达情感的理解。但不少考生在这方面的得分并不理想,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读不懂诗词所表达的内容,...
关键词:高考试题 “情感” 解答技巧 诗词 思想情感 命题者 古代诗 考生 
明了症结 对症下药——2013年高考文言实词设误分类解说
《高中生之友(高考版)》2014年第1期27-28,共2页姜维聪 
多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的第一题往往都是让考生判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全国各省市高考对文言实词词义考查的常规题型,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个考点。
关键词:文言实词 高考 对症下药 解说 分类 阅读测试 文言文 考生 
文言实词考查分类解说
《考试(新语文)》2013年第12期46-47,共2页姜维聪 
归纳高考文言实词考查设误类型,揭示文言实词命题规律,有利于考生明确复习备考方向,更有利于提高考生对文言词义的推断能力。
关键词:文言实词 解说 分类 高考生 命题规律 复习备考 推断能力 文言词义 
文言实词考查分类解说
《考试(高考文科版)》2013年第12期9-10,共2页姜维聪 
归纳高考文言实词考查设误类型,揭示文言实词命题规律,有利于考生明确复习备考方向,更有利于提高考生对文言词义的推断能力。
关键词:文言实词 解说 分类 高考生 命题规律 复习备考 推断能力 文言词义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
《学语文》2013年第6期22-23,共2页姜维聪 
《宇宙的未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的一篇科技论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英国剑桥大学作的一次演讲。全文篇幅较长,共26段近七千字;属于译文,语句较长,语意较难把握,又多用专业术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使本...
关键词:《宇宙的未来》 教学设计 英国剑桥大学 科技论文 高中语文 专业术语 教学效果 引导工作 
朗读设计有讲究被引量:1
《语文天地》2013年第9期66-67,共2页姜维聪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语言,深人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因此,加强朗读指导,精心进行朗读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朗读设计 文本语言 语文教学 作品内涵 思想情感 朗读指导 教学效果 感悟 
聚焦目标 分块推进——《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新课堂(语文版)》2012年第7期26-28,共3页姜维聪 
【文本简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其内容是:在郑国遭到秦晋联军围困的形势下,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前往秦营,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利益,
关键词:教学设计 聚焦 分块 国家利益 人教版 高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