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树廷

作品数:19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过程两课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传承》《北京教育(高教)》《中国高教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民族文化认同与汉服复兴被引量:5
《传承》2017年第1期108-111,共4页李锦珍 郁树廷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资本的强势输出冲击着中华民族文化。汉服复兴运动以汉服为载体,通过恢复汉服等形式,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文化霸权的冲击下,加上汉服实用性...
关键词:汉服复兴 中华文化 民族复兴 全球化 
论言论自由因何正义
《传承》2016年第10期155-157,共3页李锦珍 郁树廷 
从道德目的论层面来说,言论自由作为一种自带纠错机制的意见平台,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广大人民的智慧,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缺乏反对声音而导致的社会灾难。因而,言论自由因其工具性而正义。从道德义务论层面来说,言论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
关键词:言论自由 正义 道德目的论 道德义务论 
试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的历史脉络被引量:1
《党史博采(下)》2016年第4期8-9,共2页郁树廷 张帅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贯穿于党的活动的始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运用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建立之日起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进行了脉络梳理,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向分为四个时期:1921年——1949年9月起步发展阶段;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转向 历史脉络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策略被引量:1
《北京教育(德育)》2015年第10期45-48,共4页郁树廷 江丽 
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话语共享"理念,注重在话语表达中体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话语权的平等性以及互动的包...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转向 策略 
丰富国旗下讲话形式
《中国德育》2014年第18期11-15,共5页齐欣 郁树廷 江丽 
国旗下讲话是一种情境教育方式,在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创设高效的国旗下讲话的育人情境,是取得德育实效的根本保证。本文在阐述情境教育这一教育模式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创设高效的国旗下讲话的育人...
关键词:国旗下讲话 情境教育 育人情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型”模式探索被引量:1
《北京教育(德育)》2013年第2期37-39,共3页郁树廷 
"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强调构建课上课下一体化的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机制,促进学生"学"、启发学生"思"、鼓励学生"讲"、引导学生"辩"、安排学生"行",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效果明显。
关键词:法律基础 道德修养 教学机制 参与型 教学质量 单向灌输 人生价值 大学生社会化 校园文化生活 交流 
浅析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三种倾向被引量:12
《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5期108-110,共3页袁贵礼 郁树廷 
现阶段我国高校开展的教学改革,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种倾向,即疏离广大教师导致的"主角错位",脱离基本校情导致的"主题错位",背离办学宗旨导致的"主旨错位"。其中的原因不仅来自教学领域内部,而且还涉及教学领域之外的诸多因素。要从根...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学改革 教师地位 办学宗旨 办学特色 教学质量 
论德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互动关系被引量: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14-116,共3页郁树廷 谢惠媛 
德育过程中有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两者互为主客体。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将加工处理的教育内容展现给学生,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受教过程中,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对教师及其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判断、接受、内化...
关键词:德育过程 师生双主体 师生观 
将博雅教育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德育》2011年第12期30-32,共3页郁树廷 
今年是我国《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年,也是思政课建设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重要批示的第7个年头。在充分肯定高校思政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距离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理念 胡锦涛总书记 教学改革 思政课 教育规划 终身受益 批示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教育对策被引量:11
《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第Z1期36-38,共3页郁树廷 
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广泛应用开阔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开放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的形成,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民族认同感弱化、价值观迷惘、社会责任感弱化等负面影响。我们要创新教育观念,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加强新媒体环境管...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 新媒体环境 民族认同感 媒体信息 文化多元化 新媒体技术 思想动态 自我教育能力 道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