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义

作品数:9被引量:3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审美教育科学美教育科学美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浙江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紧扣语境教演讲类文本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16年第6期9-12,共4页王静义 
最近偶然看到一个视频:某小学生"五一"节游玩时接受记者采访,她用朗诵的语调、舞台化的表情和手势赞美某旅游景点.这个视频是被当作笑料来传播的,笑点在哪儿?在于情景与话语方式的错位.街头随机采访,是自然的生活情景,被采访的孩子...
关键词:语境 文本 话语方式 口语交际训练 记者采访 教育工作者 旅游景点 随机采访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被引量:23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1-4,共4页潘连根 王静义 李佩仑 
写作能力是最能彰显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从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写作能力的需求出发,思考和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突破"一体两翼"模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写作类课程 写作能力 四年一贯制 
人性善恶观对教学论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被引量:3
《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5期10-12,共3页王静义 
人性善恶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而影响教学论的发属。文章从性善论和性恶论对教学论发展历史的影响入手,探讨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些影响,以及它们对当今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人性 人性善恶观 教学论 影响 启示 教育目的 价值取向 
现代文学中的道家文化传统管窥
《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181-183,共3页施镕瑢 王静义 
20世纪初,西方各种精神价值纷至沓来,中国文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文化困境。部分现代作家选择道家思想,试图通过追求自然人性来缓解文化理念与现实世界的紧张,以摆脱困境。这主要体现在孤标傲世的叛逆精神,崇尚“自然”的不懈追求,清高淡...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 道家文化 叛逆精神 
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美教育初探被引量:2
《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4期42-46,共5页王静义 
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科学之美,提升审美境界,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新理念之一,是跨领域学习的重要表征,是学科渗透、课程整合的具体体现。在语文课程中实施科学美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独特的优势和特殊的功能。调整和...
关键词:语文课程 科学美教育 跨领域学习 课程整合 
论科学美的感性力量和科学美教育的功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5年第1期9-13,共5页王静义 
肯定科学中关的存在,重视科学美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科学美作为美的形态的一种,科学美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子概念,具有美和审美教育的最基本的“感性”特征,科学美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追求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和谐...
关键词:科学美 科学美教育 课程改革 审美教育 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文学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2004年第12期30-34,共5页吴静芳 王静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普通高中的文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了了解普通高中文学教育的现状,我们对浙江省绍兴市(三市二县一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两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普通高中文学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制...
关键词:普通高中 文学教育 问卷调查 继续教育 课程标准 
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科学之美——高中新课标的新视点被引量:3
《语文建设》2004年第9期10-11,共2页王静义 
关键词:高中 课程标准 语文 课程改革 审美教育 
20世纪汉文阅读学研究的杰出成果──评曾祥芹主编的《阅读学新论》被引量:1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34-36,共3页王静义 陈桂生 
作为“汉文阅读学大系”的代表作,曾祥芹先生主编的《阅读学新论》建构了民族化、现代化的阅读理论体系,既对许多学术焦点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填补了不少原有研究的空白,又开掘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这必将对“阅读学”的研究产生深远...
关键词:书评 曾祥芹 阅读学新论 学术价值 理论体系 实用价值 汉语 阅读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