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学

作品数:18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九江市一中更多>>
发文主题:高考历史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历史教材献疑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上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题商榷被引量:2
《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第7期59-61,共3页周明学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三套中的历史试题,素养立意比较明显,难度总体有所下降,试题质量较好。但笔者认为有两道选择题的答案设计存在错误,特提出商榷意见,以就教于命题者和广大同行。
关键词:全国卷 高考 历史试题 试题质量 答案设计 商榷意见 选择题 命题者 
2012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正德去农”题指误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6期53-53,共1页周明学 
近读陈宝良先生《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导论第一节讲明代“社会流动的加速”。其中第7页讲到明代农民的流动问题.所引用的唯一史料与2012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第26题——“正德去农”题所采用的史料大...
关键词:文综卷 新课标 高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历史 社会生活史 社会流动 第26题 
“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为例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4期91-94,共4页周明学 
近年来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考查历史学科能力基本上是以新材料、新情景作为切入点的,所以,许多同行认为,进行史料教学是有效应对新高考的方法之一。近年出版的史料教学专著,如《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史料教学案例设...
关键词:史料教学 高中历史教材 人教版 取材 历史学科能力 同行交流 历史试题 智慧课堂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应把握的原则——以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1期128-130,共3页周明学 
2012年11月6日上午。九江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前往九江市庐山区新港镇开展送医送教活动。笔者作为教育界代表参加了这一活动,为新港中学高三(1)班师生上了一堂高三历史复习课。按照该班的复习进度,笔者制作了必...
关键词:历史复习课 高三 “百家争鸣” 教学内容设计 古代中国 政协委员 复习进度 教学课件 
科学命题应加强材料摘编的严谨性——从一道新课标历史示例题引用不规范谈起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1年第8期42-43,共2页周明学 
2011年,江西迎来新课程标准后的首次高考。笔者在研究《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时,发现《说明·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历史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的例题10(即2008年高考文...
关键词:例题 材料摘编 严谨性 
参议会非参政会考略及其他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1年第5期50-52,共3页周明学 
一、人教版“参政会”均系“参议会”之误 抗战时期建立的国民参政会和参议会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两大重要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历史教材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七单元第3课,对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召开的有关情况...
关键词:参议会 参政会 会议地点 纪念瓷碗 票选法 
2010年全国高考欧阳修题商补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0年第9期53-54,共2页周明学 
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13题为: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
关键词:高考 答案 题干 
新航路开辟前茶叶输入西欧说献疑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上半月)》2009年第8期62-63,共2页周明学 
茶叶何时开始输入西欧市场?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历史2(必修)》(2006年修订本)第5课《开辟新航路》有一个全新的说法,即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东方的茶叶像丝绸、香料一样,已经运销到西欧市场,并有丰厚的利润。这一“新说”应该有...
关键词:东方茶叶 西欧市场 新航路 
中国古代复种制不始于唐,也不始于汉
《历史教学(上半月)》2008年第3期64-65,共2页周明学 
复种制是指于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次或两次以上作物的种植制度。例如,一年种植作物两次或三次的复种制,称为一年两熟制或三熟制;两年内种植作物三次的复种制,称为二年三熟制;此外,还有三年五熟制、四年五熟制等。实践证明,复种...
关键词:复种制 教科书 教学内容 
“张骞通西域”的属性问题及其他被引量:1
《历史教学》2007年第11期43-44,共2页周明学 
《历史教学》2007年第5期发表了胡海存老师的《“张骞通西域”属“中外交流”吗?》。胡老师认为自汉代以后,西域(狭义)便已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张骞通西域”具有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的双重性质、意义,因而不能笼统将“...
关键词:“张骞通西域” 中外交流 民族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