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

作品数:34被引量:6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美国华裔文学身份建构多元文化语境通识教育美国华裔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争鸣》《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度媒介化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实践研究——以“媒体英语阅读”课程为例
《海外英语》2024年第17期138-140,共3页丁咪咪 张卓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媒介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媒体英语阅读”为例(项目编号:23SWC-10);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外语项目“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课程思政对大学英语媒体阅读思辨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0WYKT092);2023年苏州大学优秀研究生教材培育项目:学术交流英语(项目编号5832015723)。
深度媒介化时代,数字化空间成为国际权力话语争锋的博弈之地。在西方媒体抹黑中国、国人亟须发出中国声音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媒体英语阅读”响应时代号召,着力从批判读解媒介传播内容、深度把握媒介传播逻辑和积极躬行媒介传...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体英语阅读” 深度媒介化 培养实践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媒体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为例
《今传媒》2024年第6期135-139,共5页丁咪咪 张卓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项目:“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媒介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媒体英语阅读’为例”(23SWC-10);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外语项目“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课程思政对大学英语媒体阅读思辨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2020WYKT092)。
新媒体时代,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是国家建设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视角,提出在“媒体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以教、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挖掘以中国精神、价值、文化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和资源,充实...
关键词:“媒体英语阅读”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实践 
校本大学英语课程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兼析苏州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被引量:19
《外语界》2019年第3期15-22,40,共9页顾卫星 孙倚娜 张莉 张卓 
2016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英语应用类课程”;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立项课题“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编号2017JSJG560);2018年苏州大学本科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部分成果
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界的共识,但培养什么样的英语应用能力、如何培养英语应用能力有待深入探索。本研究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精神,从建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入手,建设"影视英语"和"媒体英语阅读"课...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 英语应用能力 培养路径 
模块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5
《改革与开放》2018年第7期134-136,共3页张卓 高燕红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重点课题"模块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jsyw-05)
外语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外语教育在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本通识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框架中进行探索和改革,建设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课...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教师发展 多模态英语教学环境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年第2期164-166,169,共4页张卓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重点项目"模块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jsyw-05)的研究成果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文章结合对苏州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积极探索将通识教育理...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教学团队 
经典名著动画改编的现代美学探讨——以中日《西游记》动画比较为例被引量:1
《美育学刊》2014年第3期97-104,共8页徐秀明 张卓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化研究"视野下的中国动漫>(09CZW062);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项目(T4-2);杭州师范大学科研项目<中国动漫文化研究>(2011QDW106)的阶段性成果
经典名著的动画改编,不可视为简单的视听转换。动画是现代大众艺术,主要包含"艺术"与"娱乐"两方面,恰好可以对应于经典名著中"永恒"与"过时"的两面。一般来说,"艺术"着眼于思想主题,"娱乐"对应于表达方式,动画改编必须二者兼顾。中国动...
关键词:中国动画 日本动画 《西游记》 名著改编 现代性 
《喜福会》中的创伤记忆与女性主体建构被引量:3
《作家》2013年第10X期39-40,共2页籍琰 张卓 
20世纪90年代,创伤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为我们透视当代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喜福会》的解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喜福会》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谭恩美独特的创伤经历。作为一名华裔女性作家,谭恩美...
关键词:创伤 记忆 叙事 身份建构 
从海勒的黑色幽默三部曲看美国的政治文化
《作家》2013年第09X期47-48,共2页牟为姣 张卓 
约瑟夫·海勒是"黑色幽默"流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抛弃了传统小说的叙事原则,运用幽默和讽刺的笔法将荒诞与严肃、夸张与现实、闹剧与正经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抗议。海勒的黑色幽默三部曲着眼于讽刺整个美国社...
关键词:反战文化 反主流文化 多元文化 《第二十二条军规》 《出了毛病》 《最后一幕》 
阅读美国华裔文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家》2013年第05X期211-212,共2页牟为姣 张卓 
吉林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B341)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明的全球整合。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格局将是不同文化之间经过相互碰撞后达到某种程度的共融,因此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成为时代宠儿。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华裔文学的写作特点及我国目前高校外语教学现状,...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 冲突与融合 跨文化交流 
炽热的游子情怀——论留学生文学的“中国情结”
《文艺争鸣》2013年第5期151-153,共3页张卓 付红珊 
吉林省社会科学项目基金<跨文化交流与当代留学生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B052)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写过这样一首饱含深情的诗句:"你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意义,直到有一天你已经不在中国。"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20世纪初抱着救亡之志前往异国他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莘莘学子,还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涌出国...
关键词:中国情结 留学生文学 师夷长技以制夷 情怀 游子 现实生活 20世纪 自我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