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景婷

作品数:36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英译翻译文化记忆公示语英译公示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明清小说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文文学》《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珀西英译出版《中国诗文杂著》源由考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36期11-14,共4页周丹琦 曾景婷 
文章通过托马斯·珀西翻译并出版的《中国诗文杂著》(Miscellaneous Pieces Relating to the Chinese)和《珀西信笺》(The Percy Letters),并辅以周宁的《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和皮姆的《翻译史研究方法》等书,探究和考察珀西...
关键词:托马斯·珀西 《中国诗文杂著》 《珀西信笺》 源由 中国形象 
跨媒介视野下“戏剧——小说”《红楼梦》译本对比探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36期3-6,共4页胡洪雪 曾景婷 
“戏剧—小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中外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小说《红楼梦》不仅融入了大量戏剧和戏曲元素,将人物的情感通过唱词传达出来,而且巧妙地安排了“戏中戏”模式,借戏剧之石攻叙事之玉,使小说的故事情节呈现非线性发...
关键词:跨媒介 戏剧—小说 《红楼梦》 戏剧翻译 对比探究 
知识翻译学视角下《好逑传》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海外英语》2024年第11期18-20,共3页陈缘 曾景婷 
《好逑传》作为首部译至西方世界的中国长篇小说,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知识翻译学理论对《好逑传》的德庇时译本展开探究,主要结合时代背景对编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地方性知识与全球化的关联。
关键词:知识翻译学 《好逑传》 文化负载词 
漫画《白蛇传:雷峰塔下的传奇》多模态译介研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年第28期36-39,共4页孙钰 曾景婷 
在文化的译介与传播中,传统文化通过文字、图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多维传播,这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多模态的视角,以白蛇故事的改编漫画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图像和文字的互文互释分析漫画作品的英译,探讨多模态...
关键词:多模态 漫画 《白蛇传》 翻译 
美国汉学家英译《十二楼》的文化记忆研究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55-61,共7页曾景婷 奚琛珺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英美汉学明清世情小说译介的副文本研究”(21FWWB007)。
记忆是将个人、时代、政治和文化联系起来的框架,可以从精神、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将其分为个人记忆、社会记忆和文化记忆。茅国权译本(1975)和韩南译本(1992)是李渔作品《十二楼》在美国传播的两个主要译本,两者在整体翻译风格与具体翻...
关键词:《十二楼》 韩南 茅国权 文化记忆 
《好逑传》的空间叙事研究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4期39-42,共4页王雨 曾景婷 
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美国汉学家韩南明清世情小说译介研究》和江苏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团队“一带一路船海文化的中国形象建构”系列成果之一。
《好逑传》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西传古典小说。小说的每个章回之间彼此相互照应,形成一个有着严密完整空间位移关系的有机整体。本文以空间叙事理论为理论框架,从故事空间、形式空间和心理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好逑传》的叙事特征。...
关键词:《好逑传》 故事空间 形式空间 心理空间 
韩南《恨海》英译本中译者伦理研究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3期71-74,共4页张香东 曾景婷 
本文主要以切斯特曼的五大翻译伦理模式为基本理论框架,通过分析韩南《恨海》英译本,对译者的翻译伦理进行评析,探讨各伦理模式在译本中的具体体现,以期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关键词:翻译伦理 韩南 《恨海》 
四大“才子书”的城市书写与当代城市形象建构
《明清小说研究》2020年第4期51-64,共14页曾景婷 李紫焱 
江苏省高校哲社一般项目“美国汉学家韩南明清世情小说译介研究”(项目编号:2019WY013);江苏科技大学新兴科研团队“一带一路船海文化的中国形象建构”(项目编号:2017-10)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城市形象为切入点,探究《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燕》《花笺记》四部“才子书”所蕴含的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从园林建筑、人物形象、科举制度、宗教信仰、特色方言和交通工具六个维度分析江南城市的文化构成元素,进而探寻如...
关键词:“才子书” 城市书写 形象建构 
《金瓶梅》中徐州运河文化的西行之旅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0年第4期66-69,共4页汤孟孟 曾景婷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明清文人小说,潘金莲与西门庆等主要人物丰富多彩的故事都在运河一带展开。《金瓶梅》名写清河,实写徐州,蕴含了运河沿线城镇的丰富民俗和社会风貌。本文旨在通过运河文化中的经济活动、服饰文化与饮食文化三方...
关键词:《金瓶梅》 运河文化 译介与传播 
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美国华裔的身份认同之路——以伍慧明《骨》为例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20年第6期58-65,共8页曾景婷 高亚文 
江苏科技大学新兴科研团队“一带一路船海文化的中国形象建构”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美国汉学家韩南明清世情小说译介研究”,项目编号:2019WY013。
《骨》是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处女作,小说通过叙事者莱拉对整个家族史的回忆,讲述了一家三代华裔移民在美国的生存困境及其面对双重文化的奋斗史。本文采用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通过主人公微观的个体记忆再现了华裔移美的集体记...
关键词:《骨》 文化记忆 美国华裔 身份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