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宜岭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蒋介石发现教育教育教学实践教学问题中小学教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新课程研究(下旬)》《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可怕的沉默——以连云港师专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上课发言情况为例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1年第10期49-50,共2页侯宜岭 余露 
师生交往和互动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小学教师的后备军,其思想认识和方式方法是否与新课程的要求有效对接,这是社会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和学生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专业学生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言情 上课 师专 沉默 义务教育阶段 
中小学教师“发现”教育教学问题的八种策略和技巧被引量:4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年第9期62-64,共3页杨必武 王芳亮 侯宜岭 
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重点研究课题(苏教高〔2009〕27号)的阶段性成果
一教育教学问题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偏差或弊端,如不能有效解决,往往影响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能否发现有代表性、有一定深度和较高层次的问题,是教师认识能力和教育水平的现实表现。现实表明,一个教师,如...
关键词:教育教学实践 中小学教师 教学问题 “发现” 技巧 专业化发展 教育活动 现实表现 
中小学教师发现教育教学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1年第4期16-17,共2页侯宜岭 杨必武 王芳亮 
杨必武、王芳亮主持的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重点研究课题“地方高师专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及保障机制研究”(苏教高〔2009〕27号)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教育教学问题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偏差或弊端,能否发现有代表性、有一定深度和较高层次的问题,是能否写出有一定价值教育教学论文的前提条件。现实表明,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发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备,是很难在个人的...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教学问题 发现教育 技巧 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教学论文 专业化发展 思想意识 
党的先进性源于历史并为历史所验证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1-3,共3页侯宜岭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它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组织的先进性与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是辨证统一的。从党诞生的历史看,党的先进性体现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之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先进性是党的...
关键词:党的先进性 历史的必然趋势 执政之源 
高校素质教育与考核评估体系改革刍议被引量:1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18-20,共3页侯宜岭 
高校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旨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而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的 ,它涉及到教育思想理念的更新、培养规格和教学大纲的完善、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等一系列高等教育理论问题。因此 ,高校素...
关键词:高校 素质教育 考核评估体系 教考分离 题库 试卷库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考试改革 
试析蒋介石法西斯主义的思想体系被引量: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105-110,共6页侯宜岭 孙海泉 
蒋介石的法西斯主义思想体系 ,是在国民党专制统治正式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日渐强化的 ,虽源于德、意法西斯主义 ,但更带有封建性、买办性和欺骗性 ,是中国大地主。
关键词:蒋介石 法西斯主义 思想体系 政治观 
试析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被引量:1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1-4,共4页王儒年 侯宜岭 
毛泽东的红色政权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 ,其核心内容是工农武装割据、包括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三个方面。红色政权理论的形成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地选择了一条符合中国具体...
关键词:毛泽东 红色政权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 
试析大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萌芽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侯宜岭 
大革命时期 ,中共党人在革命实践中较早地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即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同盟军、革命的步骤和前途等理论问题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萌芽。
关键词:大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统一战线 农民同盟军 无产阶级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革命 
抗战初期蒋介石对日双重策略探源被引量:2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85-88,共4页侯宜岭 
抗战初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面对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采取了顽强抵抗的策略。与此同时,蒋介石又始终不放弃“和平解决”的幻想,这种事实上的“和、战双重策略”源于日本的诱降策略,也源于蒋介石寄托于美英调停下的和平解决的...
关键词:抗战初期 蒋介石 双重策略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瞬间沦陷的原因初探——兼谈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教训
《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101-103,共3页侯宜岭 
从历史事实看,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的瞬间沦陷,不应归咎于张学良,而应追究到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的妥协政策。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主要根源于他的民族失败主义、“依靠公理”论、“以夷制夷”论、“牺牲东北”论以及“攘外必先...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主义 张学良 蒋介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