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攀攀

作品数:26被引量:12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减负课业负担PCK先学后教教师知识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郑州师范教育》《当代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中小学教师培训》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先学后教”理念的实践阻力及其化解被引量:3
《教学与管理》2019年第1期1-3,共3页常攀攀 
先学后教"是针对传统"先教后学"的颠覆变革,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方面均成效显著,但并未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同,并且在实践中遭遇来自教师、校长和家长等教学利益相关方的多重阻力。通过教师的观念革新和实践反哺,学生核...
关键词:先学后教 先教后学 实践阻力 教学变革 
责权利相统一的主体:对学习主体内涵的新认识被引量:16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年第6期51-57,共7页常攀攀 陈佑清 
既有关于学习主体的理解,主要是从主客体的关系层面来探讨学习主体应当具备的功能特性和素质结构。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并非抽象和孤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一种与他人共处和共事的关系性存在,因此,理解学习主体还应将其置于人与人的关系情境...
关键词:学习主体 学习责任 学习权力 学习利益 
“先学后教”的当代意蕴被引量:2
《教学与管理》2018年第11期1-3,共3页常攀攀 张贵雄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科研重点项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2017ZQJK018)的科研成果之一
"先学后教"是国内一线学校和教师针对传统"传递—接受"式教学的创新变革,其在优化课堂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收效显著。"先学后教"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够确保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和教学时间的优化利用,实现...
关键词:先学后教 核心素养 因材施教 深度学习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释解与归真——基于“翻转课堂热”现象的审思被引量:10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年第10期75-78,共4页常攀攀 罗丹丹 
广东省2017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科研重点项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7ZQJK018)
国内的"先学后教"与国外的"翻转课堂"教学意蕴相似,却未曾如后者般备受关注,面对"翻转课堂热"现象,须理性审思这种富蕴本土基因的教学变革。"先学后教"源于解决传统"先教后学"教学积弊的客观需要,其中体现着"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逻辑...
关键词:先学后教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 
我国教学研究的发展审视与未来展望
《教育探索》2017年第6期16-19,共4页常攀攀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科研重点项目(2017ZQJK018)
我国的教学研究具有教导取向和演绎取向的特征,相应地存在重"教研究"轻"学研究"、重理论演绎轻实践生成的问题。这源于我国教学研究中"客观主义"知识观的理念主导、异域传统教学理论的深入渗透和利益相关研究成果的内在规约等逻辑使然。...
关键词:教学研究 学习理论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教学场域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规约与释放被引量:10
《教师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87-92,共6页刘桂辉 常攀攀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5YB040)阶段性成果
教学场域既是教师的自主行为空间,也是规约的存在空间,两者之间既有矛盾也有张力。在教学实践中,规约往往居于强势地位,教师的教学自主行为受制于规约而处于退缩之势,出现不想做、不敢做、想当然地做的消极表现。教师教学行为的释放可...
关键词:教学场域 教学行为 规约 释放 
杜威“做中学”的系统阐释及教改启示被引量:20
《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第2期77-79,共3页常攀攀 罗丹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以课堂教学转型为旨趣的中小学学习中心课堂建设的理论与行动研究"(BHA120054);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课堂转型背景下的学习变革"(2016CXZZ090)的研究成果之一
"做中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源自杜威对美国传统教育的理性检视。经验主义知识观是"做中学"的理论基础,"做中学"以儿童的本能和兴趣为出发点,其内容和形式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进阶。教学改革可从"做中学"中得到启示,并以构建学习...
关键词:做中学 经验 活动 教学改革 
师生关系的复杂性思维解读被引量:2
《教育科学论坛》2017年第1期62-64,共3页常攀攀 
传统的师生关系研究多侧重于教学层面,对不同层面之间的关系鲜有探讨,这一研究现状容易导致实践中的"见书不见人"。研究师生关系需要运用复杂性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其予以系统解读,并尽可能揭示其中的意义关联。复杂性思维下的师生...
关键词:复杂性思维 师生关系 学生发展 生活主体 
建构教师TPACK:信息化教学的现实诉求被引量:4
《数字教育》2016年第6期10-13,共4页罗丹丹 张贵雄 常攀攀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课堂转型背景下的学习变革"(2016CXZZ090)
信息化教学是信息化社会的时代应然,教师建构系统完善的TPACK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保障。TPACK是PCK在信息化时代的衍生和发展,具有系统整合性、实践生成性、情境升华性、体认缄默性、动态建构性等多维特征。教师可通过参加教育技术...
关键词:TPACK PCK 信息化教学 
小学生自理能力的素质结构与发展机制探析被引量:3
《教育探索》2016年第10期18-20,共3页蒋立兵 常攀攀 
儿童自理能力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自主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往问题及心理问题的意识水平和行为能力。小学生自理能力的素质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交往自理能力和心理自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自理能力 素质结构 发展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