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道夫

作品数:20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盱眙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随笔写作文学类作文题阅读文本话题作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七彩语文(初中)》《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语文考试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考文言文阅读任选类评析题解答规范
《七彩语文(初中)》2014年第9期52-56,共5页赵道夫 
(一)形象塑造 文章塑造了千里马有日行千里之能,一顿“尽粟一石”,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形象;(1分)塑造了食马者(或奴隶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解答 析题 中考 形象塑造 千里马 文章 
随笔:现实功利与未来理想的契合点——我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3年第11期41-43,共3页赵道夫 
作文教学的“现实功利”,就是让学生获取高分;作文教学的“未来理想”,就是使学生接受正确的写作思想种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随笔写作教学正是这两者的最佳契合点:不仅能让学生的分数提升,而且能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人格健全,...
关键词:随笔契合点现实功利未来理想 
力矫时弊的赤子情怀——《听听那冷雨》结尾的意蕴审视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10期46-49,共4页赵道夫 
一、问题的提出 《听听那冷雨》,是一个“形象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迷蒙而又深邃的美丽世界,让人赞叹。
关键词:《听听那冷雨》 赤子情怀 结尾 
揪住动情点——突破记叙性随笔动情点教学设计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9期12-14,共3页赵道夫 
【教学目标】止学生学会运用记叙性随笔动情点的突破方式,丰其形,展其神,增强动情点表现力。【重点难点】了解动情点的突破方式,学习打造动情点。【教学过程】一、导入《安娜·卡列尼娜》开场白:“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
关键词:动情点 记叙性 随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表现力 开场白 
警惕学生作文的“文艺腔”病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赵道夫 叶荣滨 
淮安市"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随笔写作教学与高考作文研究"成果之一
中学生作文"文艺腔"病,越发严重,不仅害了学生作文的文风,也害了学生做人的人格。探源求治,迫在眼前。此病主要源自中高考的负面影响、社会"浮华"风气的转移和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救治的良方,就是培养学生用心生活,真诚写随笔的习惯。
关键词:文艺腔 作文 文风 
随笔写作教学模式与策略被引量:5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赵道夫 
2012年江苏省淮安市的高考教学质量推进统计数据,印证了随笔写作对学生成绩的贡献:盱眙中学高考语文平均分名列全市前茅,比同类四星级高中平均分高3.8分;主卷120分以上的学生,全市同类四星级高中共有224人。平均每所学校不到19人...
关键词:随笔写作 写作教学模式 高考语文 学生成绩 统计数据 教学质量 平均分 淮安市 
教学工具:打开随笔写作这扇窗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年第10期60-62,共3页赵道夫 卞东华 
写作教学工具之于写作教学,就像农具对于农事一样重要。要为学生打开随笔这扇窗,关键是找准随笔写作教学的切人口和着力点,即随笔写作教学工具。通过对随笔写作教学的根本性教学工具(阅读教材《精品随笔100篇品读》、实践练习本)...
关键词:随笔写作 工具 研制 使用 
余映潮课堂评价语言的温度与精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2年第10期34-35,共2页赵道夫 
眼下,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或固守答案,或内容空洞,或滥施表扬,甚至对学生的错误也不敢否定。余映潮老师既讲温度,更讲精度的评价语言,似一股清正之风,有利于对这股偏执的课堂评价之风进行纠偏、矫正.值得研究、借鉴。
关键词:课堂评价语言 余映潮 精度 温度 课堂教学 表扬 学生 老师 
打开随笔这扇窗——随笔写作教学手记被引量:2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2年第10期51-52,共2页赵道夫 卞东华 
李胜奇在2012年第1期《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随笔写作,让自由的心灵展翅飞翔》说:“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做一个有心人,经营好这块语文园地的后花园(随笔写作)。后花园经营好了,学生的心灵就会有展翅飞翔的空间了,作为语文教...
关键词:随笔写作 语文教师 语文教学 语文园地 后花园 经营 心灵 学生 
教出散文的神韵——以《清塘荷韵》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年第10期37-39,共3页赵道夫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先生于86岁高龄时写成的散文名篇,礼赞“清塘荷花”“极其惊人的求生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是中国“莲文化”中一曲生命的赞歌。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二)收入了这篇美文,并列为“心灵的远游...
关键词:清塘 散文 神韵 苏教版 荷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