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娟

作品数:44被引量:10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教育教育可视化分析一带一路比较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文教资料》《现代教育科学》《重庆高教研究》《广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向生而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人本属性的根性认知
《现代教育科学》2025年第1期8-14,共7页何文栋 王喜娟 
2022年“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广西中青年教师骨干计划课题“新形势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机制深化研究”(项目编号:301640510)。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规约各制度主体思与行的规则体系,是为了规范教学秩序和促进学生发展而确立的一种“软法”规范。然而,在大学场域中,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及其实施中却存在着“刚性”有余而“人性”不足的现象,这似乎背离了大学的初心与...
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制度 属人性 育人性 为人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北京青年研究》2024年第6期10-21,共12页何文栋 王喜娟 
2022年“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广西中青年教师骨干计划课题“新形势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机制深化研究”(项目编号:3016405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式提出后,相关学术成果呈大幅增长的态势。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的机构、作者、热点、前沿趋势与问题等进行探究发现,发文机构以高校为主,研究者相对分散、尚未形成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CITESPACE 知识图谱 
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微——以“教育学原理”为例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王喜娟 陈臻 罗佳林 
广西民族大学2021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GXUN-KS202120);2022年“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广西中青年教师骨干计划课题“新形势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机制深化研究”(3016405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可密切围绕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内容端、方法端、教师端、学生端蓄力突破。以“教育学原理”课程为例,从内容端...
关键词:教育硕士 课程思政 教育学原理 
教育惩戒背景下夸美纽斯“谨慎惩戒”思想的重读与启示
《文教资料》2024年第9期193-196,共4页刘奕彤 王喜娟 
2022年“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立项课题“新形势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机制深化研究”(2022QGRW027)。
夸美纽斯是最早明确提出教育惩戒思想的教育家之一。本文聚集他的“谨慎惩戒”思想,探讨了其思想中的温和、彻底、中立三个教育惩戒的基本原则,并反思我国当前教育惩戒的实施,即我们应认识到教育惩戒是一种常态化的教育手段;在惩戒理念...
关键词:夸美纽斯 教育惩戒 谨慎惩戒 
近二十年我国关于孔子学院研究主题与热点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文化学刊》2023年第8期141-144,共4页陈臻 王喜娟 罗佳林 
2022年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广西中青年教师骨干计划课题“新形势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机制深化研究”(项目编号:301640510)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为个中翘楚,孔子学院在弘扬中华文化、开展国际中文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对孔子学院的关注度日益...
关键词:孔子学院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一带一路 国际中文教育 
“以教育为媒”的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机制构建研究被引量:4
《广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58-68,共11页王喜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以教育为媒’的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机制研究”(BDA180030)阶段性成果。
作为我国的毗邻地域,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外开放和加强交流合作的“最近投射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起着“示范、连通、提升、巩固”的作用。为此,我国在加强中国—东盟政治对话和经贸往来的同时,还积极打造中国—...
关键词:中国 东盟 教育 人文交流机制 以教育为媒 “一带一路” 中华文化 
国际化与马来化: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及其特质探析被引量:5
《比较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92-102,共11页王喜娟 吴坚 王笑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以教育为媒’的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机制研究”(课题编号:BDA180030)。
基于历史比较分析立场,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国际化发轫期,典型特质为马来人优先政策下的被动国际化。建国初期以“固打制”为代表的马来人优先政策迫使大批非马来族学生出走留学,国际化被动发轫。第...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国际化 教育马来化 教育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盟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前沿趋势与反思——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教育探索》2022年第12期1-8,共8页王喜娟 王笑盈 朱艳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BDA180030)。
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区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东盟高等教育的研究呈整体上升趋势,尤其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研究成果大幅增长,但整体的研究数量和质量却难尽如...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东盟 高等教育研究 
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控实践新思考
《文教资料》2022年第15期123-127,共5页王笑盈 王喜娟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有效开展校园欺凌防控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从立德树人视角出发,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控的精准落实与扎实推进,关键在于以道德教育做“引”,以“三全育人”做“纲”,坚持德育先行,通过强化青少年群体的思...
关键词:中小学 立德树人 校园欺凌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特点及其发展空间被引量:11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年第3期1-7,I0003,共8页王喜娟 朱艳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以教育为媒’的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机制研究”(BDA180030)
“民心相通”是增进合作交流的关键节点。作为“第四外交”,教育不仅是中国-东盟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领域和载体,更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深化中国-东盟的高等教育合作,不仅只是繁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区域...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 东盟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合作 “一带一路” 人才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