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民

作品数:61被引量:33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化教育问题成就动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青年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00后青少年群体的道德判断及其理由倾向——基于道德两难问卷的数据分析被引量:1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09-124,共16页马好 马和民 李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SH003)。
道德判断及其理由倾向的选择反映了行为者的道德发展水平。本研究依据《道德的理由》一书中探讨的道德理由观编制了道德两难问卷,重点探究00后青少年群体的道德判断及其理由倾向,研究以其父辈为参照对象,发现两代群体在道德问题的判断...
关键词:道德判断 道德理由 道德两难 道德发展水平 00后青少年 道德教育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笔谈被引量:17
《基础教育》2022年第6期15-45,共31页黄书光 王保星 杨小微 鞠玉翠 马和民 程亮 卜玉华 宁本涛 唐汉卫 王建军 杨光富 李家成 黄忠敬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VFA210006)。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育融合 未来学校 家校社协同 全球胜任力 
爱国、自信且充满希望的一代被引量:1
《人民教育》2022年第22期44-46,共3页马和民 张曦文 马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代际比较视角的当代青少年行为道德的社会学研究”(17BSH003)研究成果。
坚韧、理性且充满希望是中国00后一代的基本画像:他们是具有正能量、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和平主义者,兼具奋斗的理想和实践的理性,憎恨各种失德现象且能坚守自我;偶尔的“躺平”“佛系”和“低欲望”并不能遮蔽其淡泊明志、...
关键词:00后 代际比较 爱国 
教育社会学的人文性何以可能?被引量:4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2年第4期5-12,66,共9页王德胜 马和民 
教育社会学是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的学科。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在科学化追求中对学科的人文性有所忽视,有必要对这一学科特点加以补充论证。具体来说,教育社会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是一种蕴涵...
关键词:教育社会学 学科特点 人文主义教育社会学 人文性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及其治理路径分析被引量:2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年第1期60-76,共17页孙烨超 马和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代际比较视角的当代青少年行为道德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17BSH003)的阶段性成果
不同于“信息化”对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数字化”的效能来自多维数据的聚合,这使它能够积极处理经验形式的信息,从而呈现出“智能化”的“拟人”特征。技术性质的差异使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型风险可能脱离过去一般教育治理的辐照范围...
关键词:信息化 数字化 人工智能 智能教育 技术伦理 范式转换 
向善之心,何以可能?被引量:2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52-57,共6页王德胜 马和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代际比较视角的当代青少年行为道德的社会学研究”(17BSH003)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青少年不断发生的人生问题背后勾连着一种对道德生活的自我放逐和自我放弃,即向善之心的缺失。这种缺失对内导致心灵失序,对外导致行为失范。向善之心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在现代社会则遭遇了困境,其根源在于现代社会的诸多“病症...
关键词:人生问题 向善 现代性 道德教育 
个体表达乱象凸显生存意义的缺失:教育如何帮助青少年进行健康的个体表达被引量:4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58-65,共8页陈诚 马和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代际比较视角的当代青少年行为道德的社会学研究”(17BSH003)的阶段性成果。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少年个体表达出现了一系列乱象,生存意义缺失,人生问题频发。具体表现为话语权由精英转为大众,个体表达真伪难辨;日常生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情绪表达逐渐失能;个体表达形式转向多元化,个体表达意义却越来越空洞化。...
关键词:人生问题 个体表达 价值观教育 
为什么急需一场健康觉醒的教育变革
《新华月报》2020年第5期72-74,共3页马和民 王德胜 邓娜 
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卫生和健康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 教育变革 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族昌盛 国家富强 健康中国战略 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 
教育要为年轻生命注入有根的灵魂——当代青少年人生问题频发的根源与教育对策被引量:5
《人民教育》2020年第2期54-57,共4页马和民 王德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代际比较视角的当代青少年行为道德的社会学研究”(17BSH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无根的心灵漂泊时代,青少年普遍遭遇了人生问题,表现出对人生意义、生存状况的群体性困惑、迷茫、苦闷与焦虑,表现为一种"无根的存在状态"。这种无根的存在状态本质上源于三类相互叠加的动因,即心灵层面的良知缺失、现实层面的存在感...
关键词:人生问题 心灵秩序 社会失范 国家意识 
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学是一门“娱乐学”被引量:1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5期56-66,共11页马和民 王德胜 尹晗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代际比较视角的当代青少年行为道德的社会学研究”(17BSH003)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启了教育领域的全新可能,激发了人们对未来教育的无限想象力,技术成为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新维度。信息技术业已建构出一种日趋强大的教育话语权力,演变为一种具有现代化、现代性象征的新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生产力的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 娱乐性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技术教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