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作品数:16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食品加工技术石墨烯生产方法乳汁乳饼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与开放》《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北京青年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计划课题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德性、心性、躬行——浅论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升华进路
《改革与开放》2018年第11期111-112,共2页张燕 聂雁玮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美青年精神生活升华机制与优化路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5XKS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美青年精神生活比较与中国梦精神动力培育"(项目编号:14YJC710054)
精神升华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核,德性、心性、躬行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精神升华的三条主要进路,分别为中国精神立心、立命、立行,为当下中国人实现生存价值的升华,生命意义的彰显和人生境界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的智慧。
关键词:德性 心性 躬行 精神升华 
“互联网+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被引量:8
《现代教育技术》2018年第3期53-58,共6页许蔚 方娇莉 张燕 杨玉 张亚萍 
教育部高教司校企合作项目"基于MOOC/SPOC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创新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602029010);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面向大数据的信息化教育数据挖掘的学习分析研究"(项目编号:BE14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昆明理工大学针对传统公共基础课存在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理念,从多样化、多元化、多维度、多途径等四个方面,积极推动具有宏观战略创新、中观教学创新、微观评价创新等特点的"互联网+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并在多方面取得了积极...
关键词:“互联网+” 公共基础课 混合式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群体心理健康教育视角被引量:16
《学术探索》2017年第8期150-156,共7页李莉 杨玉宇 张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XKS036)
从群体心理健康教育视角出发,提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群体教育模式,阐述了构成心理健康群体教育工作模式的教育内容、信息化技术应用和长效机制保障。高校心理健康群体教育模式倡导多学科专业融合,紧密结合我国大学生群体特点,遵循教书育...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群体心理教育模式 学生心理特点 教育发展规律 
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慕课创新探索与应用
《价值工程》2017年第24期162-164,共3页杨少龙 张燕 姚强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6JDSZK113);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云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
慕课的教学质量管理要基于混合式教学中"有效学习"的发生机制进行科学设计。以主动性、探究性和知行统一性为重心,构建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是解决慕课教学中"知"与"信"、"信"与"行"主要矛盾的重要思路。
关键词:质量管理 慕课 创新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被引量:2
《价值工程》2017年第11期231-233,共3页杨玉宇 代敏 张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美精神生活升华机制与优化路径比较"(15XKS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美青年精神生活比较与中国梦精神动力培育"(14YJC710054)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致力于人潜能的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体、社会、国家,倡导不同层面同一价值标准,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对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青年 积极心理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数字化阅读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冲击与对策被引量:3
《北京青年研究》2017年第1期96-100,共5页张燕 王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美精神生活升华机制与优化路径比较"(项目编号:15XKS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美青年精神生活比较与中国梦精神动力培育"(项目编号:14YJC710054)
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崛起,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社交媒体在青年学生中迅速普及,数字化平台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观点的信息场域,也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手段。数字化阅读具有高效便捷、精准到达、即时传播等优势,但数字化阅读碎片化...
关键词:数字化阅读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大学生超越性精神品质自评量表的编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第4期573-576,共4页张燕 夏小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美青年精神生活比较与中国梦精神动力培育"(编号:14YJC710054)
目的:编制大学生超越性精神品质自评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方法:在文献综述和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收集超越性精神品质的评估条目,经过试测与项目修订、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总量表的Cronbac...
关键词:大学生 超越性精神品质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精神生活研究综述被引量:1
《学理论》2016年第2期235-236,共2页夏小凤 张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美青年精神生活升华机制与优化路径比较研究"(15XKS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美青年精神生活比较与中国梦精神动力培育"(14YJC710054)阶段性成果
我国学界对精神生活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精神生活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精神生活的内涵、特征、维度和发展规律;二是对精神生活现状的实证调查研究,包括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精神生活现状调查分析;三是精神生活提升的路...
关键词:精神生活 基础理论 实证调查 提升路径 
培育核心价值观:从“教学体系”到“成长体系”被引量:3
《人民教育》2015年第10期27-31,共5页张燕 杨玉宇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基金项目中美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比较研究--以哈佛道德推理课和中国道德修养课为例(EEA120354)阶段性研究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如何落到实处?笔者认为,核心价值观培育要经历从“价值体系”到“教学体系”再到“成长体系”的转化。 目前,我们对前一个转化已有较多思考,很多学校尝试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体验教育遍...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体系 学生成长 培育 价值体系 体验教育 心理机制 学校 
大众传媒对青春“中国梦”的塑造与引领
《学术论坛》2014年第2期152-155,共4页张燕 郭倩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向度的心理疏导模式及技术研究"(13CKS044);昆明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社会心态的结构与生成机制--转型期社会心态嬗变的历史视角"
大众传媒时代,青年梦想的确立和实现深受媒介影像中青春梦想的影响。由励志梦、捷径梦、失意梦三种影像组成的当代青年梦想镜像,在以下三方面亟待反思:梦想主题的褊狭与空间的萎缩,梦想实现途径的反智主义倾向,梦想受挫疏导的简单化与...
关键词:媒介镜像 青春 中国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