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玲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隐喻轭式搭配标记性陌生化隐喻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图书评论》《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男性气质与中产阶级方式:从契弗的《泅泳者》谈起
《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第7期82-89,共8页罗玲 刘立辉 
约翰.契弗(JohnCheever,1912一1982)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之一,获得过美国全国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等重大奖项,契弗擅长描写“二战”后生活在城市郊区的美国中产阶级,被誉为刻画城市郊区生活的契诃夫.
关键词:约翰.契弗 中产阶级 男性气质 城市郊区 20世纪 小说家 美国 图书奖 
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0年第9期18-18,共1页罗玲 
一、关于隐喻 “metaphor”(隐喻)一词源于希腊语。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西方最早对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是亚里斯多德,他认为隐喻属于修辞学范畴。
关键词:隐喻理论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METAPHOR 应用 亚里斯多德 系统研究 希腊语 修辞学 
概念整合理论视野下的移就认知阐释被引量:1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67-68,共2页罗玲 
深圳大学社科基金项目"概念整合理论与修辞格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09QNCG36)
人类的认知和意义的构建都离不开概念整合,因此概念整合理论对移就修辞格的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从认知的角度,概念整合理论的四个整合子网络可以对移就修辞格的认知过程进行阐释。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移就 认知 
轭式搭配的隐喻认知依据被引量:3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第7期73-74,共2页罗玲 
英语的轭式搭配(Zeugma)是使用一个动词、介词、形容词同时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使其产生不同语义的修辞手法。本文从隐喻的认知角度论述英语轭式搭配实现的过程符合隐喻映射的特点并依赖隐喻映射的过程。
关键词:轭式搭配 隐喻 映射 认知 
《诗经·蒹葭》英译之审美对比赏析
《江西教育(综合版)(C)》2009年第6期13-14,共2页罗玲 
《诗经·蒹葭》是一首感人的古老情歌。情文并茂,音韵和谐。多位名家曾将它译戍英语。本文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英译,并试图从音、形、义“三关”理论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体现原文的“三美”是诗歌翻译的最重要原则。
关键词:《诗经·蒹葭》 诗歌 翻译方法 译文 
轭式搭配的标记性被引量: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19-123,共5页罗玲 
英语的轭式搭配(Zeugma)是使用一个动词、介词、形容词同时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使其产生不同语义的修辞手法。它可运用标记理论、认知模式等观点来予以阐释。轭式搭配具有突出的陌生化效应、经济效应以及幽默效应。
关键词:轭式搭配 标记理论 陌生化 经济 幽默 
标记理论对谐音双关的解释力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17-120,共4页罗玲 
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09QNCG36);项目负责人:罗玲
双关是用了一个词语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法,其中谐音双关(Paronomasia)是利用词义不同的两个词之间同音、近音的条件构成的双关。标记理论可以运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运用这一理论对于谐音双关进行解释,从而探讨谐音双关具有...
关键词:谐音双关 标记性 陌生化 经济化 幽默化 
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新西部(理论版)》2009年第2期168-168,164,共2页罗玲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考察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将隐喻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途径,使学生更加轻松科学地掌握英语词汇,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隐喻 词汇教学 必要性 应用 
一词多义现象的另一种解释——Marina Rakova的概念结构非多义性的观点被引量: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李杰 罗玲 
汕头大学文科科研基金(SRO8012)
传统的语义理论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因而无法很好地解释一词多义这一常见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认知对概念形成的作用,认为一词多义是一个词语具有多种互相联系的意义之间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确在一定程度...
关键词:一词多义 隐喻 概念 语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