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秀英

作品数:57被引量:10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朝鲜族大学生心理资本名师民族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民族高等教育研究》《青年与社会(下)》《教育观察》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生成与发展——基于终极责任视角的教育叙事研究被引量:3
《民族教育研究》2024年第3期111-119,共9页严秀英 黄雪花 周红伟 
2019年吉林省高教科研一般课题“基于教育特色边境乡村建设可行性分析的高等教育社会服务途径研究”(项目编号:JGJX2019D28)的阶段性成果。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议题,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法对一位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进行研究,分析其坚守乡村教育30多年的教育信念。研究发现,该教师教育信念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教育信...
关键词:民族地区 乡村教师 教育信念 终极责任 
爱国主义情怀的生成逻辑对教育的启示被引量:3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17-123,共7页严秀英 金东植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跨境流动青少年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朝鲜族为例”(项目编号:BMA180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爱国主义情怀是人们对生养自己的祖国所持有的积极、肯定的情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情怀的生成是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建构的。借鉴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探...
关键词:爱国主义情怀 生成逻辑 启示 
非言语工作记忆在朝汉单双语儿童句法加工中的作用
《汉语学习》2023年第6期74-80,共7页秦红芳 严秀英 申悦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项目编号:BMA180040);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JJKH20180919SK)资助。
汉—朝、朝—汉分属于深度和中度语言接触类型,但两种语言的透明相似度较低。为明晰朝汉双语者的句法加工认知技能和句法判断的关系,本文主要考察非言语工作记忆在朝—汉单双语者句法加工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朝汉双语者存在双语加工优势...
关键词:句法加工 非言语工作记忆 朝汉单双语者 双语优势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讨会在延边大学举办
《民族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严秀英 
2023年6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延边民族教育研究会承办,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西北师范大学《当代教育与文化...
关键词: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人类学 延边大学 民族教育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线上线下 人类学民族学 教育与文化 
朝鲜族中学生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79-87,142,143,共11页严秀英 金东植 朴红华 
全国民族教育科研课题(ZXZD18001)。
以东北三省一区民族学校的661名朝鲜族中学生和138名该地区民族学校统编学科课程教师为对象,采用自编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自评量表,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R语言对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语言态度的中介效应进行数据分...
关键词:朝鲜族中学生 国家通用语言 语言能力 
跨境流动朝鲜族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及教育现状探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年第4期151-158,共8页严秀英 郭洁 韩昭颖 
2018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跨境流动青少年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朝鲜族为例”(BMA180040)阶段性成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劳动力的频繁流动,东北地区跨境流动朝鲜族青少年人数剧增,他们的生活质量与非连续性教育问题亟待解决。运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对韩国首尔的173名中国籍朝鲜族青少年和98名韩国籍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及教育现状进...
关键词:跨境民族 朝鲜族青少年 生活质量 国家认同 
2021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心理人类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举行
《民族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严秀英(文/图) 
2021年9月11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延边大学、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三亚学院、延边民族教育研究会共同承办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暨“心理...
关键词:人类学民族学 心理人类学 延边大学 培育基地 民族教育研究 新格局 学术研讨会 新理念 
民族特色高校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被引量:1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85-92,共8页马叶超 严秀英 
2017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留守儿童学伴互助系统”(项目编号:ZD17012)的阶段成果;2019年度吉林省高教科重点课题“民族高校大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教育研究——以延边大学为例”(项目编号:JGJX2019C13)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特色高校大学生人格特质和跨文化适应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和自编跨文化适应问卷对民族特色高校2069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民族特色高校...
关键词:民族特色高校 大学生 人格特质 跨文化适应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探索被引量:7
《贵州民族研究》2021年第5期48-53,共6页严秀英 蔡银珠 
2018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跨境流动青少年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朝鲜族为例”(项目编号:BMA180040)的阶段性成果
建构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心育机制是建构共同精神家园的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以"五个认同"为理论路径,以"五共"为心理过程,以"心理空间"为驱力,以"心理场域"为行为动力,此间包括目标导向机制...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心育机制 探索 
学科渗透: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途径
《中国民族教育》2021年第3期20-20,共1页严秀英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教育环境的灵活性,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教学途径,把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渗透到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科渗透是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内容与学...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实践模式 学校教育过程 学科渗透 教学途径 育人功能 学科教学 基本途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