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红

作品数:11被引量:7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英语教师汉语思辨能力思辨《新视野大学英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都市家教(上半月)》《创新教育研究》《科教导刊》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文经典细读与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师思辨能力的影响
《海外英语》2024年第7期139-141,144,共4页刘可红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大学英语思辨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师环节探究”终结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21CGD005,项目编号ND214593。
大学英语教师思辨能力不够,会导致英语课程思辨品质不高,会无法落实思辨培养教学目标。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教师需要进行汉英人文经典细读与分析。文本细读与分析过程对应思辨的基本环节、思辨力的各个维度。而人文经典不管是语言内...
关键词:汉英人文经典 细读与分析 大学英语教师 思辨力 逻辑框架 
英释国学经典选读课程对教师思辨能力的影响分析
《现代英语》2023年第20期1-4,共4页刘可红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大学英语思辨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师环节探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21CGD005,项目编号:ND214593
为达成思辨培养教学目标,英语教师自身思辨意识、水准至关重要。英释国学经典选读课程对教师思辨能力起着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课程本身思想性强、思辨特征突出,能够培育教师思辨能力;课程活动设计对教师思辨力要求较高,反向促使教师不...
关键词:思辨能力 英语教师 英释国学经典选读 
语言学习与思辨能力培养融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创新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205-211,共7页刘可红 骆莲莲 王文雅 
在本文,大学英语思辨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师环节从两个维度展开:首先,教师自身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然后,教师要开展思辨性教学。大学英语思辨教学是语言学习与思辨能力培养相融合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说,将思辨培养融入到...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教师环节 语言学习 思辨能力培养 
汉英经典阅读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思辨能力
《科教导刊》2020年第4期75-76,158,共3页刘可红 
当代大学英语教师思辨力缺失。要从源头、根本解决此问题,必须阅读汉英经典。汉语经典阅读决定教师母语思维框架和思辨力强弱,英语经典阅读助力教师把握英语思维模式和精进思辨力。英语教师思辨能力增强,才能产出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才...
关键词:思辨力 汉语经典阅读 英语经典阅读 
汉语经典研读对大学英语学习者思维模式影响研究
《现代英语》2020年第3期97-99,共3页刘可红 段慧如 张征 
大学英语系列课程(必修或选修)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而这些学习者如果没有对本族语经典的深入研读,就会缺乏母语思维的基石,他们的思维框架或思维模式就会缺乏本民族的"中国根"。因此,学习者只有...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习者 思维模式 母语思维 西方思维 
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形象被引量:5
《现代大学教育》2015年第6期86-88,95,共4页刘可红 
当代大学英语教师文化形象低劣,不时被人看成"二道贩子"、"假洋鬼子","小丑"、"杂耍人",甚至"买办"。这等形象形成主要有三重原因。第一,自身基础知识薄弱,中西学识低下;第二,对外语教学本质认识不清;第三,对外语教育终极目标或使命认...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文化形象 学识 技能 
英译《理想国》的阅读意义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年第9期1-2,共2页刘可红 
《理想国》作为人文社科共识性经典,要求各专业大学生部进行阅读,以增加西方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掌握与各学科相关的历史渊源与经典理论。但是,必需阅读《理想国》英语译本,而不是汉语翻译。只有进行《理想国》英语译本阅读,才能正...
关键词:英译 理想国 阅读意义 
基于经典英语模仿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最简策略被引量:18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62-68,共7页刘可红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XJK08BGD02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0805065B)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严重的"费时低效"问题。为改善这种现状,试图探索并构建基于经典英语模仿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最简策略,即模仿经典句型、经典段落结构和经典篇章间架。其中,模仿经典英语语句有助于句型的输入与积淀;模仿经典段落形...
关键词:经典英语模仿 句型模仿 段落模仿 篇章模仿 
希刺克厉夫的“二重人格”浅析被引量: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22-23,共2页吴华 刘可红 
本文运用矛盾修辞的理论,对深藏于《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刺克厉夫怪异的面孔下那个对立统一的心灵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这个“美丑一体,善恶与共”的矛盾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性格内涵,展示了“二重人格”在文学创作中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呼啸山庄》 希剌克厉夫 矛盾修辞 二重人格 
外语教育的文化取向研究——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美国化文化取向被引量:45
《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4期99-102,共4页刘可红 吴华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案例,考察外语教育的文化取向。分析统计揭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美国文章占主导地位;这些美国文章夹带大量美国文化信息,严重影响中国学生的文化知识构架与文化价值取向,导致对美国文化的盲从、...
关键词:《新视野大学英语》 文化 多元性 多样性 文化取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