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

作品数:13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死亡诗时序颠倒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时代文学(下半月)》《大家》《福建茶叶》《北方文学(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师范生培养策略研究被引量:3
《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45期106-107,共2页彭静 
认证背景下为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就需要先对认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师范生培养现状进行剖析,并在其基础上探究认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师范生培养策略。
关键词:认证背景 地方应用型高校 英语师范生 
查尔斯·狄更斯小说中的茶文化研究被引量:2
《福建茶叶》2018年第11期397-397,共1页彭静 
本文首先就查尔斯·狄更斯的生平、作品以及创作风格等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从多个方面对查尔斯·狄更斯小说中的茶文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中英茶文化的差异对比和两国茶文化的交流合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查尔斯·狄更斯 小说 茶文化 文化差异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析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9期181-182,共2页彭静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其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受此影响,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也开始了一些改革与创新,更加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并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
关键词:素质教育 英美文学 模式 
课程思政视角下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初探被引量:11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9期108-108,共1页彭静 
继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倡导以来,各个高校在相应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总的来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人格素养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单纯地学习专业知识或者单纯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不能实现"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视角下 英美文学 教学模式 
重读马克·吐温,感受浪漫主义情怀——《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分析被引量:1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第12Z期41-42,共2页彭静 
马克·吐温是人们熟知的美国作家,他的长短篇小说享誉世界,其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就是他的两部历险记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人们习惯于把马克·吐温归于现实主义作家之列。尽管如此,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
关键词:马克·吐温 历险记 现实主义作家 哈克 皮袜子故事集 元素分析 流浪汉小说 印第安部落 骑士文学 中心线索 
评析《红字》里的海丝特·白兰
《芒种(下半月)》2014年第11期139-140,共2页彭静 
《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的经典小说作品。可以这样说,小说《红字》因为颇具争议的海丝特·白兰成为了经典;海丝特·白兰因为小说《红字》的经典而备受争议。因此,我们对海丝特·白兰这个人物形象要进行精确的分析和解读才能真正阐释...
关键词:海丝特·白兰 多重性格 共鸣中的争议 
浅谈英美文学课程中的诗歌教学
《大家》2010年第22期57-58,共2页彭静 
诗歌教学是英美文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笔者总结了多年教学的体会,对英美文学课程中的诗歌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英美文学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英美文学 诗歌教学 诵读 对比 翻译 回译 
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隐喻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1期132-133,共2页彭静 
隐喻的使用是福克纳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以福克纳的三个著名短篇为例,试从主题,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几个方面分析隐喻手法对小说主题的体现。
关键词:隐喻 主题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寻找失落的家园——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福克纳作品中的回归自然主题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0年第6期164-165,共2页彭静 
福克纳作为现代主义作家,对现代主义思潮中对于自然的看法却并不认同,他主张通过回归自然来拯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危机,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阐释其作品中的自然观。
关键词:生态批评 精神荒原 自然 
穿越千年的精神对话——狄金森与陶渊明死亡诗之比较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期64-65,共2页彭静 
本文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对狄金森和陶渊明死亡诗中表达的相似的主题、对死亡的描写角度及诗歌中的死亡意象进行分析,力图把握两位诗人相类似的生活感悟。
关键词:狄金森 陶渊明 死亡 意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