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叶

作品数:12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概念隐喻翻译英汉认知语言学信度和效度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芒种》《青年文学家》《考试周刊》《科教文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存在主义视角下《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被引量:1
《芒种》2014年第9期155-156,共2页李雪叶 
一部作品能够赢得读者的喜爱,必然要有某种精神(或感悟)迎合了读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引起共鸣。1926年发表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是"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作品。同样诞生于一战后的存在主义思想,小说《太阳照...
关键词:《太阳照常升起》 “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 
关于医学院校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思考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15-116,共2页杜开群 李雪叶 
如何培养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从而促进其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立足于目前所在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培养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具体教学举措以供同仁探讨。
关键词:英语语用能力 英语交际能力 医学院校 大学英语教学 
翻译互文性——原文与译文关系重审
《北方文学(中)》2012年第7期149-150,共2页揭廷媛 李雪叶 
互文性作为一种文本理论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中。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互文活动,译文与原文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互文关系——翻译互文性。翻译互文性的提出能加深我们对译文与原文关系的认识:译文与原文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背离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互文性 译文 原文 
浅析中西文化中委婉语的异同(英文)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4期250-251,共2页肖莉 李雪叶 
作为语言不可分割的部分,委婉语在世界各地都比较普遍。但是,不同的文化,委婉语的运用也不尽相同。这篇小论文首先浅析了委婉语的功能,然后讨论了东西方文化中的委婉语的不同。
关键词:委婉语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认知视角下浅析英汉颜色词“红”
《考试周刊》2012年第40期17-18,共2页李雪叶 
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颜色词被用于各种隐喻表达中,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颜色词在隐喻表达中也有不同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红"进行了浅析和对比,揭示...
关键词:认知视角 概念隐喻 颜色词 红色 
基于认知范畴理论谈英语词汇教学
《考试周刊》2012年第41期74-74,共1页李雪叶 肖莉 
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类认知世界及思想作用世界的重要的认知工具。其主要包括原型范畴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二语词汇习得紧密相连.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尤其对词汇习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通...
关键词:范畴化理论 英语词汇教学 认知语言学 
从原型范畴理论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
《考试周刊》2012年第29期81-82,共2页喻蓉 李雪叶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从而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英语一词多义现象 原型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 
英汉“悲伤”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才智》2012年第12期124-124,共1页李雪叶 喻蓉 
在很大程度上,抽象情感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对英汉"悲伤"隐喻在共性和个性差异方面进行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悲伤 概念隐喻 认知 
Be-passive作为被动语态范畴的原型分析被引量:1
《科教文汇》2012年第2期141-141,共1页李雪叶 杜开群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将被动语态视为一个句法原型范畴,其中Be-passive是原型,从原型范畴的视角研究,对其不同形式和意义做出合理的解释,对理解和使用被动语态很有帮助。
关键词:被动语态 原型范畴 原型成员 Be-passive 
从异化和归化看《红楼梦》中“红”字的翻译被引量:1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05-107,共3页王琳 李雪叶 
《红楼梦》的两个经典英译本中,杨宪益翻译"红"字时基本采用了异化法来保存"红"字特有的文化意蕴,而霍克斯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舍弃了"红"字的文化意象。通过对《红楼梦》中"红"字翻译的比较分析,说明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应兼而用之,...
关键词:异化 归化 “红”字 红楼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