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京山

作品数:2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阳二中更多>>
发文主题:课程改革教师课程标准主阵地师德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教师之友》《福建教育》《中小学管理》《青年教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契约意识”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教育(海南)》2019年第35期22-23,共2页覃远坤 陈京山 
文明社会中契约意识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是值得每一个教师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文章主要从契约意识出发,结合生物教学实际,建立守信诚实的师生关系,探究构建契约式生物学课堂的方法与路径,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契约 核心素养 生物学 
危机中生长教育智慧
《中国民族教育》2017年第6期53-54,共2页陈京山 
校园危机管理是校长重要的必修课。“危机”有危险和机会之意。危机带有危险,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学校形象和财产受损,甚至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同时,危机也是转机,若能适当处理,危机也可转危为安,带来生机,促进事业发...
关键词:校园危机管理 教育智慧 生长 人员伤亡 学校形象 必修课 校长 危险 
思考的价值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第10期40-40,共1页陈京山 刘军华 
如果要借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说,那么我想,没有比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这个故事更能说明思考的价值和重要的了: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时间已经很晚了,
关键词:价值 物理学家 卢瑟福 实验室 核裂变 故事 英国 
从若干经典心理实验谈教育艺术被引量: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14期31-33,共3页陈京山 
一、学生为什么成了失败者、厌学者 中小学生厌学、缺乏成就感的情况比较普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到高年级,学生的心理负担越重,厌学者越多,自我感觉良好者越少。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阿特金森的有关成就动机实验从一个侧面告诉...
关键词:心理实验 教育艺术 
师德建设应走内涵式道路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09年第1期44-45,共2页陈京山 
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年复一年的师德建设,不少学校由于针对性差,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与我们对师德内涵理解肤浅有关。长期以来,我们对师德的理解出现两个偏差,即有些媒体在宣传时片面强调爱心和奉献,另一个偏差是有的教师...
关键词:师德建设 内涵式 教师职业 道路 内涵理解 职业特点 偏差 学校 
把握师德内涵 增强教育实效被引量:1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第3期52-53,共2页陈京山 
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年复一年的师德建设,不少学校由于针对性差,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与我们对师德内涵理解肤浅有关。长期以来,我们对师德的理解出现两个偏差,即有媒体在宣传时片面强调爱心和奉献,另一个偏差是有的教师仅...
关键词:师德建设 教育实效 教师职业 内涵理解 职业特点 实际出发 偏差 学校 
师德建设:为教师幸福人生奠基——一位农村中学校长对师德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1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第1期50-51,共2页陈京山 
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话题,也是教育行业和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年复一年的师德教育,在一些地方还停留在表面上,不深入、不扎实,没有从根本研究师德建设,不少学校甚至还停留在应付上级的检查考核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与...
关键词:师德建设 中学校长 实践 农村 人生 幸福 教师 从实际出发 
让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6年第10期30-30,共1页陈京山 
关键词:青年教师 反思性教学实践 健康 高中教学 实际出发 教育教学 主阵地 参与式 
抓专项培训考核 助青年教师成长
《中小学管理》2006年第3期35-35,共1页陈京山 
近几年来,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走上高中教学岗位。如何让新教师迅速适应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的课题。我校坚持把教学岗位作为培训的主阵地,以诊断、反思性教学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互动、参与式教研为主要培训形式,收到了较明...
关键词:专项培训 教师成长 考核 青年 高中教学 高校毕业生 教育工作 教学实践 新教师 主阵地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被引量:3
《青年教师》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陈京山 熊长胜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倡导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像以往一般教学活动那样,以施教者、检查者、评价者的权威身份存在,学生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与教师...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教师 突出特征 课程改革 学习方式 学习过程 教学活动 被动学习 获取信息 客观世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