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才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绍兴县柯桥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三高二物理课本物理教学弹性势能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数理天地(高中版)》《数理化学习(高中版)》《中学物理》《考试(新英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压与负载电阻动态关系的应用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3年第9期23-24,共2页李永才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道,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
关键词:动态关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阻 应用 负载 电压 电动势 电源 
弹簧弹性势能的“求”与“用”
《数理天地(高中版)》2013年第1期34-35,共2页李永才 
现行教学大纲不要求掌握弹簧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有关弹性势能的问题,有以下两种命题思路:
关键词:弹性势能 弹簧 “用” 教学大纲 命题思路 公式 
2004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对逆向思维能力的考查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04年第12期33-33,共1页李永才 丁建新 
逆向思维就是从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用逆向思维方法求解物理题,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开拓思路,活化知识.
关键词:逆向思维 高考试题 学习辅导 解题思路 物理 电压表 伏安法 
开展教科研活动体会点滴
《中学物理》2001年第6期8-9,共2页李永才 
关键词:教科研活动 中学 物理教学 教材研究 试题研究 
应用整体法解高考物理试题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0年第8期34-35,共2页李永才 
所谓整体法,就是指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物理问题的整体分析,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和全过程的运动情况,整体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而不必追究系统内各物体的相互作用和每个运动阶段的细节...
关键词:整体法 高考物理试题 中间量 物理问题 解决问题 举例 应试 物体 运动情况 相互作用 
1.动态电路的类型及分析方法(高二、高三)
《数理天地(高中版)》2000年第7期30-32,共3页李永才 倪国富 
解动态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局部”→“整体”→“局部”,具体方法是:
关键词:动态问题 高三 高二 具体方法 动态电路 基本思路 类型 分析方法 
建立几何模型解物理试题(高一、高二、高三)
《数理天地(高中版)》2000年第5期37-37,共1页李永才 
在涉及到连续体问题时,要从连续变化的过程中选取一段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当由题中所给条件不能直接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这时需建立起正确的几何模型,在该模型中推导出解决问题的计算公式,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词:解决问题 物理试题 高三 高二 高一 研究对象 几何模型 正确 推导 连续体 
发挥物理课本中阅读材料的作用
《中学物理》2000年第9期15-16,共2页李永才 
关键词:物理教材 阅读材料 中学 物理教学 
发挥物理课本中阅读材料的作用
《中学物理》2000年第5期15-16,共2页李永才 
关键词:物理课本 阅读材料 高中 学习方法 爱国主义教育 
正确建立物理模型解答高考题
《考试(新英语)》1999年第9期27-28,共2页李永才 
高考物理题大多是命题者依据一个或几个物理模型设计的。模型就隐含在题中的字里行间。由于高考把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因而在试题条件的设置上,往往是忽明忽暗,虚虚实实,这就要求考生既要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物理模型 研究对象 高考题 物理过程 对象模型 分析综合 高考物理题 模型设计 物理现象 条件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