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新

作品数:12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门市能仁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初中历史历史知识比较法历史教学历史教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学苑教育》《辽宁教育》《内蒙古教育(B)》《文理导航》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謇乡土校本课程建设提升历史教师成就动机
《中学课程资源》2021年第11期71-72,共2页李立新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师发展专项课题“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FZ2016016)。
从历史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建设增加了历史教师的角色扮演;从历史教师与学生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建设增进了师生感情、拉近了师生距离;从历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建设加强了历史教师与其他教师的联系和沟通;...
关键词:初中历史 校本课程 教师成就动机 
指导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的策略探究
《辽宁教育》2019年第21期37-40,共4页李立新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FZ2016016
历史示意图是用文字和符号绘制直观、形象的图表,反映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用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难懂的历史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绘制的历史示意图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有意识...
关键词:历史示意图 学生绘制 方法指导 教学评价 
以《内战爆发》为例谈历史教师角色扮演
《教育艺术》2019年第10期30-30,共1页李立新 
江苏省南通市“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立项编号:FZ2016016)成果之一
在课堂上,历史老师应该扮演法官、戏剧家、说书人、哲学家的角色,精彩讲述,吸引学生.
关键词:《内战爆发》 历史教师 角色扮演 
部编义务教育《中国历史》中的问题商榷被引量:1
《教学与管理》2018年第25期52-53,共2页李立新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研死”fFZ2016016)的部分成果
利用历史教师的批判性思维,通过与新部编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中部分问题进行商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部编教材 历史常识错误 历史时空定位错误 历史知识体系建构错误 
校本课程渗透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以《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为例
《内蒙古教育(B)》2018年第2期65-66,共2页李立新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师发展专项课题《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立项编号FZ2016016)研究成果之一
在初中历史校本课程中渗透历史教学的新模式:以初中历史校本课程为纽带,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堂利用生活体验唤醒学生探究——深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深堂教师精讲感化学生——深堂教师总结增强学生反思意...
关键词:初中历史校本课程 渗透 历史教学 注意五点 
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践被引量:1
《教育艺术》2018年第1期71-71,共1页李立新 
江苏省南通市教师发展专项“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立项编号:FZ2016016)成果之一
本文尝试着使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目的是为课程研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历史校本课程建设 建构主义理论 实践 
初中历史价值观的有效达成被引量:1
《辽宁教育》2017年第5期59-60,共2页李立新 
一、在理解史实的基础上达成历史价值观 为了让中学生理解英国的《权利法案》,笔者提供的材料如下: 材料一: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物,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关键词:历史价值观 初中 《权利法案》 康熙皇帝 材料 中学 
比较法在《文艺复兴》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课程资源》2017年第2期34-35,共2页李立新 
以人教版《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为例,借鉴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起点,以教学大纲为下一个发展区,调动学生现有水平的知识储备,以比较法为媒介,引导学生登上以教学大纲为目标的下一个发展区。
关键词:历史教学 比较法 应用 
试探乡土资料在国史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16年第1期1-1,共1页李立新 
学生对历史课的印象就是背诵,除了背诵还是背诵,只要背得滚瓜烂熟就可以应付考试,就可以得到高分。这样的学习方式,很难触动学生的心灵,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也不会动脑去思考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尝...
关键词:历史教学 乡土 国史 学习兴趣 学习方式 历史知识 思维观念 历史素养 
试探初中历史课后问课
《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15年第1期81-81,共1页李立新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映了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讲完一堂课以后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进行不断反思和调整,也就是课后问课。 一、对讲述的基础知识进行课后问课 教师上完一节课以后,首先要反思自己讲述的基础知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 历史课堂教学 堂课 完一 反思能力 合作探究 纵向联系 逻辑思维方式 公民素质 楚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